吵成這樣不是我們的錯
實習心理師 曾郁方
在進入關係前,我們都是懷抱著希望,才會決定要在一起,也期待未來在有彼此的日子裡,可以過得很開心,即使不全然對未來樂觀,但仍心存相信,希望未來會更好,才會踏出第一步。
但現實往往不是那麼容易,俗話說「相愛容易相處難」,隨著兩個人認識越久、相處越頻繁,也越清楚彼此的個性,這時才開始發現原來對方跟我想像的不一樣,兩個人的摩擦也漸漸變多。有些人選擇這時候放棄,有些選擇繼續磨合,無論是哪種都沒有對錯,只是選擇不同,但對於不知道如何化解衝突、改善關係,仍苦苦維繫關係的伴侶來說,在不斷累積的衝突下,很容易感覺到挫折跟心灰意冷,經常會感到無奈,明明彼此相愛卻又衝突不斷,覺得很痛苦卻又離不開對方,不知道該怎麼辦。
A:「你為什麼老是不改?我都說多少次了,不要已讀不回,我都要一直等你的回覆,心情很差。」
B:「我正在忙,有看你訊息已經很不錯了,你到底還想要我怎樣?」
A:「什麼叫做已經很不錯了?你怎麼可以這樣說?我最恨你已讀不回了!」
B:「那我下次都不要看,這樣你滿意了吧?」
A:「你說什麼!!…….」
B:「你到底唸夠了沒?我不想聽了!!!」
類似這樣的對話,是不是很常出現在兩人爭吵的過程中?
已讀不回,可以替換成任何的、其中一方在意的事情,只要一方沒有遵守,就會引發很多情緒與擔心,像是:「他是不是不在意我說過的話?」、「為什麼他不重視我在意的事情呢?」、「他怎麼每次都這樣?」,一旦有這樣的想法後,心裡有很多的委屈與不滿,說出口的話,口氣就不會太好,很希望對方能夠理解自己的心情,能夠低頭抱歉,能夠改變行為。但往往聽到這樣話的一方,容易接收到的是對方不滿的情緒與責怪的語氣,很容易被激起情緒,覺得自己怎麼做對方都不滿意的情緒裡,用防備的方式解釋自己的行為,希望對方不要再指責自己。
雙方的對話充滿情緒張力,一來一往間彼此的火氣也越來越大,各自會更用力地表達自己的不滿,希望對方夠理解自己,但彼此真正想說的話卻無法清晰地傳達給對方,然後越吵越兇,最後不歡而散。
事後,也許兩人都會各自懊惱,不知道為什麼會吵成這個樣子,感覺到自己很受傷沒有被滿足外,也擔心真的會破壞對彼此的關心,於是有一方會先釋出善意,兩人會和好,一起約定以後要好好溝通,不要再吵這麼兇了。但下一次類似的事情再度發生,會激起過去的感受,情緒當頭很難控制,不容易避免這樣的對話再度發生。週而復始之下,彼此都很挫折,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漸漸對關係感到很灰心,開始懷疑這段感情,不知道該不該繼續下去。
其實並不是哪裡出現問題了,只是兩人的互動陷入了一種「找問題、怪罪犯錯者」的可怕互動循環,在這樣的互動裡,常常會認為對方有錯,怪罪對方,被怪罪的一方,會感覺到被威脅,豎起防備、態度冷漠,當被怪罪者被逼狠了,常常也會回過頭來反擊,覺得是怪罪者的錯,彼此的一來一往的回應,又會激發出更多負面的反應與強烈的情緒,因此無法停止。
身為關係中的一方,在理解對方之前,要先回到自己身上,釐清自己的想法與情緒,讓自己更安穩一些,比較穩定了,也才有力氣去理解對方、回頭看兩人的關係。每一個人在不安的時候表達的方式都不一樣,如何更聽懂對方需要透過時間去學習,聽得懂後,也比較能即時給予正確的回應,安撫伴侶的焦慮不安,降低情緒的張力。每個人因應衝突的方式也不一樣,有的人面對衝突習慣先冷靜,等情緒平復再談,有的人則是習慣繼續溝通希望化解誤會,所以回到自己身上,在接收到對方的回應時,如何安穩自己的情緒,跳脫自動化反應,這需要練習,也需要仰賴關係中的安全感。
當發現彼此出現這樣的互動循環後,可以練習停止繼續用「問題」觀看自己與對方,停止責備自己與彼此,唯有接納可以化解衝突,降低恐懼與不安。當兩人的不安全感都降低後,也會比較有空間能重新思考在對話過程中,自己真正想要傳達的是什麼,怎麼講對方比較容易聽得懂,以及對方在乎的是什麼,對方想說的又是什麼,慢慢練習用新的方式對話,增進對彼此的理解,聽見愛的渴望與聲音,讓愛重新流動。
關係是不斷對話、逐漸了解彼此的過程,衝突多寡並不是關係的危機指標,缺乏情感交流的互動才是。只要彼此願意對話,都有機會跳脫這樣的互動循環,重新建構適合彼此的互動方式。如果彼此努力過後,仍是無法改善,可能是因為各自有一些尚未整理的情緒與經驗,以至於影響現在的互動,也可以考慮尋求諮商心理師的協助,幫助彼此用不一樣的方式對話,傳達真正的想法,聽懂彼此的聲音。(EN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