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7日 星期一

防疫心生活:(防疫文章)疫情期間,面對生活型態轉變的反應與因應方向,趙乙勵實習心理師

疫情期間,面對生活型態轉變的反應與因應方向

趙乙勵實習心理師

Covid-19自今年五月以來大爆發,大大的改變你我的生活,去年平靜的日子在「不得不」的狀況下,需要做許多的改變。在這樣的「不得不」中,或許無奈,也或者茫然。然而,在各種未知與綿長的等待之間,這些「改變」也讓我長出許多不一樣的眼光。固著的我過去面對變化常常是第一時間錯愕,然後花了好大一段時間在抱怨生氣「怎麼會發生這種事?!」,花了好大的力氣在抗拒改變自己來因應這個變化。但最後往往還是不得不面對它,才開始邊抗拒、邊慢慢學習面對它的方式,調整改變自己。


這波疫情讓我觀察到自己與周遭的人在面對疫情變得嚴峻之際,必須開始因應與習慣新的生活方式(例如:減少外出待在家中、運用線上溝通平台來與外界連結、發展線上工作模式、開發線上課程、線上學習等),而產生了各種的反應。面對這些變化,我發現人當刻的反應也會影響面對此變化的適應程度。我將我觀察到的,整理出以下面對變化三種可能因應的方向:


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面對變化的抗拒者

就如同先前描述的過去我的狀態,我觀察到身邊的親友也有面對這波變化,好不適應、好抗拒這樣線上互動,發展線上工作的可能,同時一直在懷念過去人與人面對面接觸的美好時光。這讓我想到新聞上報導的有個漁民抱怨這波疫情,產品都無法銷售餐廳了,因為許多餐廳都歇業,期盼政府能紓困給予救助。

這讓我反思面對變化,錯愕、生氣、抗拒都是人之常情(就如同過去的我一樣),此時能做的也許就是接納這些情緒,可以嘗試運用繪畫、舞蹈、自由書寫與自己對話、與信任的人聊聊或找心理師談談,看看這些情緒底層想表達的我們的害怕與需要是什麼。藉這樣的整理,更認識面對變化在壓力狀態下的自己。畢竟,無常是我們每個人生命中都會面對的,相信未來仍有許多次要面對,也可藉這次出現的情緒,好好整理了解自己,讓下次面對無常時,因為更認識壓力下的自己,下次可以縮短錯愕、生氣、抗拒的時間,更快採取不同的因應方式。


順流因應,找玩耍方法:順應變化調整的因應者

然而,這波疫情也讓我在新聞報導中看到這兩年有許多人已經開始順應變化,發展新的可能性(例如:餐廳發展外帶或外送服務、農產品藉由線上網購宅配到家服務、因應訂餐外送服務需求增加而產出的產業等),嘗試將自己的產品想辦法透過網路物流的方式行銷出去,讓自己減少虧損,甚至因應這波變化而改變過去的行銷策略,轉型賺錢。這也讓我觀察到我的一些朋友,在去年疫情期間,即使疫情較為緩和,也在邊實體聚會的同時,邊開始邀請大家實驗看看、嘗試線上聚會的互動方式,當作實驗也當作玩耍。現在看來,這也算是「超前佈署」了。因為當作實驗玩耍,所以原本對於線上互動平台完全沒接觸過的我,也因為去年與朋友們這樣的玩耍變得比較熟悉,甚至看到有些朋友們已經在線上玩出一些心得,甚至發展出實體互動上無法達到的效果。

也因為去年的接觸,最近當「被迫」需要完全變成線上開會討論、線上互動課程、線上聚會連結,我覺察到自己在面對這波的變化,相較於過去停留在懷念過去實體見面、抗拒線上互動的自己,我明顯地抗拒變少了,更積極投入學習線上溝通工具的功能,嘗試發展線上聚會,線上工作的可能性,甚至發想如何運用這些平台與自己有的知識能力,發展一些可能的新的服務。

這讓我反思越早因應變化的趨勢,當作玩耍來實驗新的可能的人,越能在一波轉變中生存適應,甚至發展出新的未來性(無論是生活型態、工作等)。


思索未來需要提早準備:看見未來需要,及早投入改變的引領潮流者

我第一次聽到線上課程,其實是二十年前當我在美國念傳播研究所時,就曾經聽到的討論。當時一位朋友在研究所期間便投入這樣的研究,在博士班、甚至後來成為助理教授仍繼續申請國家研究經費投入線上互動課程的研究。對於線上課程,當時的我覺得這只是學習的一種選項,而當人可以面對面有溫度的在一起互動時,這個選項不會是熱們的。然而,誰會想到今時今日的疫情期間,線上溝通互動會變成我們生活的日常。不禁佩服二十年前就投入這項研究的朋友!在我還在抗拒,或是現在才開始摸索學習因應變化的時候,他早已經是這個領域的先驅了。

這讓我反思每次面對變化,我常常是那個後知後覺,然後花好大力氣抗拒改變,自怨自艾甚至被淘汰的人?還是順應變化,也開始調整轉變,讓自己能生存、甚至開展新的可能的人?還是能及早看到未來的需要與趨勢,投入解決未來即將面對的問題的人呢?


就如同我一開始說的我比較是一個固著、安於現狀、抗拒變化的人,然而這波疫情造成的生活變化,讓我開始覺察到面對轉變,我選擇如何反應會影響我適應改變的速度與程度。

今年台灣的疫情帶給我許多的覺察與反思。面對生命中的變化與無常,我們往往覺得沒有掌控感,就像是面對這波嚴峻的疫情,沒人能說準何時可以結束回到過去的生活,甚至可能未來的生活型態,線上互動、消費與學習,會因此變成常態。在許多不確定性,沒有掌控感的狀態下,也許唯一能掌握的是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反應這個變化,多一些因應的積極行動:藉由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更認識自己、順流因應找玩耍方法、思索未來需要,提早做準備。


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

(馬偕員工專屬)馬偕協談中心提供員工電話關懷服務,只有馬偕醫院員工才能預約喔!

這是馬偕紀念醫院員工關懷專屬,只提供給馬偕紀念醫院員工,沒有對外開放喔!

 

馬偕紀念醫院 院牧部 協談中心 員工電話關懷流程

 

一、  服務對象:以馬偕紀念醫院服務的員工為主,新竹院區、台東院區員工也接受預約心理師服務。

二、  服務方式:採預約方式,留下員工代號等基本資料,由心理師主動聯繫。

三、  預約方式:

1.  以電話連繫協談中心窗口,台北院區撥打02-254335352010(公務機直撥:102010),淡水院區撥打02-280946612179(公務機直撥:122179)

2.  留下基本資料,包括姓名、員工代號、連絡電話、e-mail(若同意使用網路視訊),想要預約的時段。若可以使用視訊方式,請務必留下電子信箱,方便我們把視訊連結寄送給你。

3.  約定時間準備好通訊設備,等待心理師與您聯繫。

四、   羅惠群心理師的FB帳號「吉他與食人花」也有提供護理師們可以自我照顧的方式喔!連結如下:

     https://www.facebook.com/109866944013016/posts/305565067776535/?d=n

 

五、   院牧部台北、淡水院區同步也有提供員工關懷資訊,請參考下面資訊:



馬偕協談中心人力招募最新公告

 馬偕協談中新人力招募最新公告


因疫情影響,馬偕協談中心原訂6/17招募心理師的考試將延後舉辦,確切時間將視疫情發展再做決定。同時,原定接受履歷時間為6/10,同步展延至7/15。歡迎對醫療場域心理師工作有興趣者,仍可繼續投件,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繫。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