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5日 星期一

最新榜單:恭喜劉嘉泳心理師通過心理師高考!

恭喜!

劉嘉泳心理師

通過109年度諮商心理師第一次專技高考及格,加入諮商心理師行列!

目前接受本中心諮商心理師實習教育訓練,具備考照資格,通過諮商心理師考試者,率取率達95%以上!馬偕出品,就是品質保證!

2019年3月12日 星期二

心衛文章:「拒學孩子家長,您辛苦了!一同在這段黑暗的路中找光亮」吳岱儒


拒學孩子家長,您辛苦了!一同在這段黑暗的路中找光亮


撰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生
馬偕協談中心吳岱儒實習心理師

  當孩子出現拒學情況時,每天都深陷兩難之中,一方面孩子在學校有真實不想去的理由,另一方面也聽到各種的勸誡要自己回學校,這時不論師生關係、親子關係或是人際同儕關係都變得越來越緊張。同樣的,身為家長更是不好過,其身上的壓力焦慮與憂愁不比孩子來的少,一方面要回應學校老師來電的壓力、同時也要與孩子拉扯,更甚至每天也在自己對孩子未來的擔憂中和對自己無能為力的自責中度過。

  在幾次和拒學家長工作中,我真的感受到家長在面對拒學孩子管教中的辛苦與不容易。我看見家長們是多麼希望可以幫上孩子,也多麼想盡各種辦法,心裡牽牽掛掛的都是「怎麼樣才是對孩子好」,也因此常在軟硬兼施的管教中掙扎著,一方面怕自己太硬孩子反彈大有不好的後果,另一方面怕太軟又寵了孩子讓孩子沒辦法成長。

一個合適的時機來看看其親子關係

  當孩子反覆不去上學時,很常見的是親子關係會逐漸的增加衝突與拉扯,每天父母的任務就是軟硬兼施的要求孩子上學,而孩子也會從拒絕學校開始轉變成也拒絕父母,在關係中越來越沉默或者是越來越激烈的反抗,一方面孩子很挫折從父母那邊聽到許多的批評與懷疑,另一方面父母更是挫折自己怎麼會教都教不動,而且怎麼孩子都不明白自己背後的苦心。一開始,拒學的抗戰是孩子與學校之間,但此刻似乎戰場也逐漸擴大為親子關係。

  當孩子出現拒學時,不妨問問自己:「目前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是怎麼樣子的?在拒學的困難中,孩子有視我為求助對象嗎?」、「若親子關係是座花園,裡頭有甚麼樣的景緻?」又或者「多做一點或少做一點甚麼,可以讓目前的關係出現一些不一樣?」其實很難有個定論要怎麼樣的親子關係才是最適宜的,但若讓你也覺得不喜歡的關係,就很有調整的必要,讓親子關係成為孩子的資源與求助的對象,拒學可能是孩子生命的一段,然親子關係卻是長長久久的一條路呢!

放眼未來,多元目標

  不去上學、不讀書這的的確確衝擊我們的華人文化,當孩子拒學時,會不安的擔憂起孩子的未來前途該怎麼辦?人生是否就毀了一半?然可是當我們目標只有單一目標-想盡方法送孩子回學校時,然又事與願違時,這樣的挫折與失望會讓我們無法和孩子維持具支持性的關係。

  然而在學歷之外,其實更擔心看到孩子因為在拒學上的挫敗而自我否認為自己的人生是無望與完蛋的。拒學對孩子而言,往往帶來的是一連串的負面連鎖反應,除了沒辦法跟大家一樣去上學的挫折之外,更多聽到這個世界對自己的懷疑而產生的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再也沒有能力、覺得自己沒辦法做到任何事,當一個孩子覺得自己很糟糕時,會更沒有信心去面對這個求學與自己的未來。

  因此,拒學孩子其實很需要被幫助的是鬆動其自我挫敗,肯定孩子仍擁有其它的能力的可能性。為孩子在負面的評價中撐起一些些的不同看法,鼓勵他找回除了拒學這挫敗經驗之外,這世界仍有的機會與自己所擁有的正向能力與特質。一方面安定孩子也安定自己,觀察看看:「有沒有拒學孩子也有不糟糕的人生?」、「在即使回不到校園裡,有甚麼重要的能力可以幫助孩子在生活繼續培養的?」當然,孩子能穩定回學校當然好,走一般人的道路可能比較順利,但若一時半刻衝突的代價太大,我同時也相信其他的目標也是相同重要的:例如與他一起為下階段做準備、讓他仍感受到被肯定與明白他的存在除了帶給你麻煩之外仍有很多美好,又或者維持他其它的表現,在一些你覺得重要,而孩子也同樣有意願的事,維持堅定讓孩子持續為自己負責,孩子有做到時其自我感受自然就會有所不同。

放下自責、接受限制,做父母能做到的事

    同時,我也很想支持在拒學挫折中辛苦的父母親,孩子不去上學這不完全是你的全責,雖然我們的文化中,孩子出狀況通通都是教之過,但是這個控訴實在太過沉重了。

    孩子不去上學他有環境的真實困難也有需要為自己負責的地方,大人的管教也有其不如其所願的無奈,盡心與盡力外,也交還一些人生責任與對他的信心。我們在管教裡,做自己能做的、調整自己能調整的,成為一個「good enough的父母」已經是夠好了。真是辛苦拒學孩子的家長了!我們能做的,就像是陪孩子在一段長長無盡的黑暗中,試圖為他們找一點光亮,而這樣已經是大大的支持與陪伴了。



心衛文章:「即使再生你的氣,還是想要愛你,還是想要走下去 ─如何在衝突中找回親密」高薇雯


即使再生你的氣,還是想要愛你,還是想要走下去如何在衝突中找回親密


撰文者:高薇雯實習諮商心理師

  「從今以後,無論順境還是逆境,無論貧窮或富有,無論健康或疾病,我會永遠愛著你、珍惜你,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當初我們是那麼炙熱的愛著彼此,多麼渴望與眼前的這個人白頭偕老、共度餘生,於是我們步入禮堂,期待我們能夠在神聖的誓約與眾人見證下結為連理,能夠相愛相守,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但我們始料未及的是,我們一起度過了生命中的種種難關,卻過不了生活中柴米油鹽的關,我們是因為相愛而結合,卻因為相處而互相為難,而婚後的生活對於有孩子的夫妻來說更是難加上難,當初我們多麼渴望能夠共組家庭,能夠生養一個眼睛像我,鼻子像你的孩子,但孩子的成長過程太多不可預期的挑戰,而我們更容易在無法喘息的生活中忙著做父母,卻忘了做夫妻而消磨掉感情。

    我們以為愛能夠解決所有的困難,但我們常在忙著應付難關的過程中忘了相愛,而我們也低估了生活中實際的困難,即使我們再相愛,都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個體,我們來自於不同的家庭,成長於不同的背景,他有他的習慣,我有我的習慣,彼此都不相讓,即使是兩個朋友住在一起都免不了衝突,而比朋友更緊密相連的夫妻更免不了要磨合一番。有時候衝突能夠幫助我們看見彼此的差異並試著去協調,但有時候吵著吵著就吵著沒完,最後相愛的兩人變成老死不相往來。我們都在衝突裡受傷,在重複的爭吵中感到失望,有時候我們甚至會懷疑自己當初是不是看走了眼,有時候會問自己為甚麼要跟這個人在一起?你甚至不禁去想,如果當初沒有結婚,會不會過得比現在好?

  夫妻爭吵的場面是非常火爆的,結婚越久就越容易累積更多潛在的衝突,有時候一個行為、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一個嘆氣就能夠引發一場世界大戰,因為我們已經習慣被攻擊了,在對方攻擊自己以前我們就已經備好最尖銳最殘忍的言語,以在對方攻擊自己之前猛力回擊。相愛的兩人變成相看兩相厭的兩人是多麼遺憾的一件事,我們免不了有衝突,但是否至少能夠好好的吵,好好的解決衝突呢?以下提供你在與另一半衝突時可以依循的原則。

一、在戰火燃燒以前先喊卡!

  當你意識到自己感到憤怒、難過、受傷,或感覺到自己快要被情緒淹沒而無法再待在原地時,請為自己喊停,先保護自己不要受傷,先好好的停下來看看自己怎麼了,秀秀自己,讓情緒可以稍微恢復平靜,也讓當機的腦袋可以重新再繼續。

  我們在吵架時很難是理智的,當我們衝突時,往往是因為對方讓我們感覺不舒服、感覺不被尊重、感覺被侵犯,而夫妻表面上吵著對一件事情的不同解讀、不同因應,但實質上,我們爭的不過就是一種感覺對方是否在乎我、在乎我的感受,是否願意認真地聽我說,願意花時間了解我為甚麼不開心,我在意甚麼,而不是急著攻擊我或敷衍我,我希望能夠被對方看成是重要的,能夠被在乎、被疼惜、被感謝,而雖然要讓兩個人都滿意很難,但至少能夠感受到對方願意為了我、為了關係而做出努力與嘗試。

    我們要的不多,就只是被愛、被在乎、被尊重,然而當情緒太滿時,我們的腦袋會瞬間當機,就讓溝通與表達變得困難,我們在情緒上頭很難理智思考,就只是任由著情緒在運轉,我們當下只想要控訴,只想要說服對方、壓過對方,而在這樣的處境下,我們變得更容易傷害對方也更容易被對方所傷。於是當你意識到自己開始想傷害對方,或對方開始情緒性發言時,請為自己設立停損點,先保護好自己不要讓衝突惡化,雙方都冷靜一點,我們再回來討論剛剛的事情。

二、看看自己怎麼了,剛剛怎麼了?

  當我們能夠暫時從衝突中脫離時,先停下來看看自己有沒有受傷,問問自己「你還好嗎?怎麼了?是什麼讓你這麼不舒服,是什麼讓你這麼受傷?」停下來整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怎麼了,如果你覺得很難受,試著安撫自己,讓自己能夠慢慢平靜下來。而當你情緒比較和緩,腦袋開始可以運轉後,停下來整理一下剛剛的經過,問問自己「剛剛怎麼了?為甚麼我們會吵成這樣?我們到底在吵什麼?」重要的不是去找出你們吵的內容是什麼,重點也不是誰對誰錯,而是剛剛過程中發生甚麼事了,他說了什麼讓我有不舒服的感覺,我又說了甚麼讓他變得很不爽?

三、聽與說坐下來好好討論剛剛發生的事

  當雙方都稍微冷靜一點後,你們可以試著討論剛剛爭吵的過程,我會把聽放在前面是因為當我們在爭吵時往往希望對方能夠先理解自己,而不願意認真去聽對方的想法與感受,然而把耳朵關起來的兩個人是無法對話的,當你正在情緒上頭,你又感覺到對方並不是真的想理解你時,你們只會越走越遠。於是在這個當下能夠先去聽聽對方想說什麼,再試著去表達自己在剛剛過程中的感受。不要去爭論誰對誰錯,而是你們都受傷了,此刻你們需要好好停下來療傷,也把受傷的關係好好捧在手裡。

  上述的步驟能夠幫助你們稍緩兩人之間的衝突,但如果發現衝突未有改善,或你們的情緒已經因為婚姻之間的衝突而受到很大的影響時,還是建議你們能夠進一步尋求更專業的協助,透過專業的諮商心理師或婚姻治療師來協助你們在衝突中找到重新對話的方式。

  在那麼親密的關係裡我們免不了衝突、免不了摩擦,但如何能夠透過衝突更了解彼此,更找到彼此相處的平衡,如何在衝突後仍能攜手,仍想要白頭都相當不容易啊!關係中最珍貴的便是在看盡彼此最不經掩飾、最醜惡的一面後,仍能夠感受到自己還是深愛著對方,即使因為衝突和爭執而還有點生氣、還有點難過,所以不想理他,還不想示弱示好,但在氣消以後仍想要靠近、仍想要擁抱的那份情感。

  「從今以後,無論順境還是逆境,無論貧窮或富有,無論健康或疾病,我會永遠愛著你、珍惜你,即使我們必須在相守的日子中必須不斷的磨合,但我會努力地了解你、靠近你,即使衝突、即使摩擦,我仍會如當初那樣愛你、珍惜你、珍惜我們的關係,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

心衛文章:「歲末出清:回顧你的生活」盧慧芳


歲末出清:回顧你的生活


                         實習諮商心理師 盧慧芳

    生活中有著各式各樣的關係,這裡指的關係不只是人和人的關係,也可以是你和寵物、和興趣或者和信仰,更大層面和社會、大自然的關係。這些關係組成我們生活中的每分每秒,無形中影響我們的時間安排、生活規劃,或者主觀感受的幸福快樂。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關係與關係之間常是錯縱複雜,相互牽連的。

    以我們身體為例,今天身體某個器官生病了,看起來是身體疾病的問題,然而仔細回想,身體能否運行良好和我們每天的呼吸、作息、飲食有所關聯,進一步呼吸、作息甚至是飲食都和我們的生活型態有關。在現今生活步調緊湊的社會,我們總是一場工作趕著下一場,在那一場工作接著一場工作之間,我們為了趕場,呼吸急促了、步伐快了,或者隨便抓個麵包果腹,久了在承受長期壓力的狀況下,身體開始出現警訊。

    當身體健康亮起紅燈或是生活出現變化,總會讓我們有機會停下腳步檢視自己的生活:

「在工作中的我,總是拼命三郎,是完成自己的使命嗎?還是完成上司的期待?」
「在家庭中的我,為什麼總是無法停下擔心?」
「在朋友眼中的我,為什麼赴約總是遲到?」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開始慢慢看見,身體症狀底下隱含著我們的生活方式,而我們的生活方式隱含著過去的家庭經驗、求學歷程,甚者,生活方式也受到社會文化、風俗民情的影響。有的時候,我們曾經在某個經驗中跌了跤,卻沒有機會好好檢視、修復曾經受傷的自己,我們可能從一個關係中逃到另外一個關係,在別的關係中暫時得到安慰,不過傷口依舊隱隱作痛。

    另外,當我們看見傷口時,也別緊張,我們需要一些時間,好好的清理傷口。它可能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解決完的,畢竟我們過去生活時間這麼長,習慣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能夠正視傷口需要莫大的勇氣和耐心。

要放下過去習慣的步伐,不是這麼的容易,我們可能會突然不知道該如何走路,也有可能走的歪七扭八,我們可能突然感到徬徨或無助,記得,在整理自己的生活及做出一些調整時,需要給自己多一點耐心和信心,同時身邊人的理解與支持很重要。

更重要的,當你生活中需要有個人陪著你一起回顧生活、重寫生活故事時,別忘了,諮商心理師是你的朋友,陪著你一起面對。

心衛文章:「人際關係越分化越自在-陪自己兼顧自主與親密」吳岱儒


人際關係越分化越自在-陪自己兼顧自主與親密


撰文/吳岱儒實習心理師

  明明很想拒絕邀約,結果對方來找自己時,又因為不好意思拒絕而接受了;明明對方的要求好壓迫,但是也只敢嘴裡嘟囊一句,又照對方的期待做了;明明這段感情已經想放棄了,但害怕讓對方的傷心,所以分開的決定又一拖再拖。你曾有這樣的經驗嗎?明明有好多的不舒服,但是猶豫半天還是吞下了這些情緒,這樣的經驗真的好辛苦!不過,這是為什麼呢?是我們好孬不敢真實表達?還是因為我們善解人意而總是體貼別人呢?心理學家Bowen將這樣的情況視作人同時有兩股相反的驅力,一股是「個體性驅力」而另一股是「連結性驅力」;同時在我們所做出選擇決定之中,裡頭又分為「基本自我」和「假自我」的兩種自我程度。

想親密但也不願失去自己

  「個體性驅力」指的是建立與界定自我,我們需要感覺到自己是獨立、是自主的,擁有自己的想法、信念而且不能妥協的;「連結性驅力」則是與他人在一起、尋求團隊的接納歸屬和認同。在關係中,人類莫過於努力在「個體性驅力」和「連結性驅力」尋找一個平衡點,然而這始終不容易也需要很多學習。

  在華人的社會文化中,我們更被鼓勵著要「以和為貴」、「要體貼他人」,而使得我們漸漸在「自我」與「我們」之間迷失了、我們愈來越難判斷到底聽從自己的需求、堅定自己的想法會不會是一種自私的表現?越來越覺得裡外不是人,好像照顧別人跟照顧自己之間只能被迫選邊站?

每一個選擇中包含著自我分化的程度

  Bowen心理學家提出每個人的自我都由「基本自我」和「假自我」所組成的,「基本自我」是由堅定的信念和想法所組成,是個人依照自己的分析判斷緩慢而形成的,它不會因為他人的壓迫或對關係親密的渴望而改變。而「假自我」是從他人而來的價值觀與原則,會因為他人眼中標準或是強化他人眼中的自我形象而有所改變。觀察自己所做出的決定,你可以看出自己多數是依據著自己堅持的信念所做的?或者常是依據著尋求別人的愛及認同感所做出的決定?低自我分化的人每天會面對相當多的焦慮,因為對被愛和被接納有無盡的擔憂,而在做決定時也較為困難,多數決定是被這種焦慮情緒所主導;高自我分化的人,則較為自在且平靜,能夠有效的辨識理性與感覺的差異,較能堅定且自由的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人際關係越分化越自在-兼顧自主與親密的人生功課

  高分化的人可以清楚自己的原則,但是同時也保有關係。在關係中理解尊重對方、同時也贏得對方對自己的尊重。以下提供Bowen理論裡的幾個重點,邀請大家一起來學習這個人生功課,朝向更自在的狀態:

一、建立與思索「我立場」,同時不以個人價值觀侵犯他人
  在莫可奈何的關係互動中專注在「自己」身上,為自己的人生狀態、選擇負責,同時在面對和他人有所差異的價值觀時,接納理解每個人真的是不同。舉例來說,當面對一個自己不想去的邀約,「我立場」是清楚自己在做決定時是依據甚麼信念想法,比如說看見自己之所以拒絕邀約,是因為尊重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感受,當覺得自己在關係中好負擔時能允許自己設立界線,雖然仍然也重視這個朋友但是並非所有的邀請我都要全然接受,這個決定雖然可能會造成友誼之間的不舒服,但是我願意承擔這樣的可能後果。「我立場」是清楚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做或不會這樣做來界定自我,是理智的判斷而非情感的擔憂。

二、不為別人的事負上超過百分之五十的責任,將責任還給對方
  當然被拒絕的對方可能會有一些失落的反應,雖然我們也會受這樣的反應所影響,但是自我分化高的人可以理智上更清楚的區分他人情緒反應仍是他們的自己的人生責任。當你在關係中覺得好負擔的時候,可以觀察自己正在為他人情緒負擔甚麼?而甚麼其實是對方的人生責任?當他人冒犯了界線時,嘗試去思索那些行為背後屬於對方的焦慮,這樣就不會將對方視為心懷惡意的人、或者也不會陷入拯救者角色,過度要求自己扛下對方的期待。

三、從心底接納、認可自己,不過度外求環境而來的愛、喜歡、認可
  在分化比較低的階段時,好需要與渴望得到他人的歸屬與認可,因此他人的認可、情緒的焦慮往往左右著我們做出選擇,就像明明不想接受對方的邀約,卻因為擔心對方對自己的不滿意而勉強的接受。然而隨著自我分化的提升,我們由內而來的認可自己,知道即便對方對我們不滿意但我們仍有選擇的權利,我們也仍是個有價值的人。當自己本身越完整,也就越不需要他人使自己完整了;越清楚自己的內在的信念價值,雖然仍會考慮他人的認可與接納,但不會做為主要的行為動機。

  總體來說,在親密或者有衝突的關係更是個好機會來檢視自己目前的人生課題與自我分化的程度,然而提高自我分化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鼓勵自己也幫助自己一點一滴的練習,祝福大家在人際關係中一起越來越自在。

參考文獻:
田育慈、江文賢議(2016)。解決關係焦慮:Bowen家庭系統理論的理想關係藍圖。台北:張老師文化。
江文賢、林芝華、許恩婷、林廉峻譯(2013)。Bowen家庭系統理論之八大概念:一種思考人與團體的新方式。臺北:臺灣婚姻與家庭輔導學會。

心衛文章:「在失落以後,帶著愛前行」高薇雯


在失落以後,帶著愛前行


撰文者:高薇雯實習諮商心理師

  當你失去重要的人事物時,你最常聽到別人跟你說的是什麼?而你最常跟自己說的是什麼?而你通常又如何面對自己,面對周遭他人的悲傷?

  美國有一份名為「man on the street」的民意調查,其中有一題訪問了一般民眾對於悲傷歷程的想像:「你覺得一個人要多久才可以從悲傷走出來?」而大部分民眾的回答是「48小時到兩周。」但在真實的研究結果裡,一個人需要花數個月到數年才能從悲傷中復原,而且「終身都會受到這個失落的影響」,然而我們對待自己悲傷的態度,卻如此的不切實際且嚴苛,但也真實的反應了整個社會對於悲傷的誤解。

  早期悲傷的理論認為走出悲傷的關鍵,就是切斷與逝者的連結,能夠好好的放下過去,把愛抽回,才有辦法走向新的關係與新的世界,但任何一個曾經深深愛過的人都知道,我們愛過的人即使離開了,存在過的記憶與珍貴的關係是無法抹滅的,我們不可能忘記,也沒有所謂的收回,在我們漫漫的生命裡,對方永遠會佔有特別的一席,但我們學到的觀念卻要我們「趕快放下」「趕快走出來」,於是當我們「忘不掉」對方時,旁邊的人會質疑我們,甚至連我們自己都會懷疑自己「那麼久了,為什麼還忘不掉」「都多久了,怎麼還沒走出來?」「我是不是有問題,會不會得了憂鬱症?」種種嚴苛的指責與批評加諸在悲傷者的身上,也讓悲傷的歷程走得更加艱難。

然而新近的研究提出了令人寬慰的新見「人能夠順利地度過哀悼歷程的關鍵,不在於如何切斷與對方的連結,而是如何在失去對方的世界裡,重新找到與對方的連結」。

  在失去對方以後,我們的世界往往不再相同,過去我們理解自己、理解他人與這個世界的方式都將有所不同,除了在悲傷中重建自己的生活以外,我們更需要重建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才能真正的適應一個「沒有逝者的世界」,而在過程中,擁有支持性的關係,在過程中是無比重要且珍貴的資源。悲傷是一個
源自於關係的事件,悲傷起因於失去與另一個人的連結,而能夠撫慰悲傷的,同樣也是與他人的連結,在我們悲傷時,我們是很脆弱的,而這時有人能夠在自己身邊,有人能夠安撫,能夠加速我們復原的歷程。而關係之所以能夠撫慰悲傷,一部分是他人提供的支持與安撫能夠幫助我們因應悲傷,並重建失落後的生活,另一個部分,則是幫助我們能夠在悲慟之餘,重新在失落後以新的方式與逝者連結。

  要怎麼做呢?第一步,是先好好的認識失落以後的自己,以及失落後的世界,失去所愛常常帶來生命的創口,而當我們要治療自己前,我們要先知道我們哪裡受傷了,才能夠決定要如何處理我們的傷口,畢竟,當我們不知道自己哪裡受傷了,又要怎麼去治好傷口?在失落後我們常常會感到無以名具的疼痛,但我們很少有機會去思考是什麼讓我們隱隱作痛,然而在不了解悲傷的情況下,也讓悲傷變得難以因應、甚至難以負荷,但當我們能夠忍著痛去檢視我們的傷口時,我們才知道哪裡流血了,哪裡發炎了,哪裡斷了,哪裡碎得不成人形了,我們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而第二步則是清理傷口,這個過程會是最疼痛也最難以忍受的部份,我們必須要決定我們要用什麼方式去治療傷口、用什麼方式去包紮,並去忍受治療傷口時帶來的疼痛,我們才有機會癒合,有些人會覺得「讓時間治癒一切」或「自然就會好的」,但不處理的傷口放著放著只會發炎、化膿,斷掉的手擺著,是不會自然癒合的。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當我們包紮好我們的傷口以後,我們必須去思考,我想如何與這樣的自己共處,又要如何在這樣的世界生活下去?我想要用什麼樣的方式與自己、與他人,還有這個世界建立新的關係?更重要的是,我要如何在我的生命中安放對方?好讓他可以以一個新的角色在我的生命中延續?

  這個歷程會走得很長很長,而且沒有正式結束的一天,悲傷在我們生命的每一個階段中都可能會有新的變化,而我們對自己、對對方、對這個世界都可能會產生全新的理解,並伴隨新的情緒浮現,但當我們能夠認真的檢視自己,認真的對待悲傷時,我們就能持續地走在療癒與重建的路上,我們無法迴避死亡、無法迴避失去,我們終其一生都必須經歷與他人、與摯愛的分離,但失落以後我們的故事仍然會繼續,而對方的生命也得以透過在你的生命中佔有一席之地,而得以延續。

  我們失落了,但我們永遠能夠帶著失落,同時健康的生活下去,我們失落了,但只要我們願意,我們仍然能夠帶著對方前行,帶著愛前行。

心衛文章:「成為伴侶的最佳拍檔」盧慧芳


成為伴侶的最佳拍檔


實習諮商心理師 盧慧芳

    有時候當你對身旁伴侶的一句話或一個舉動而氣的半死、暴跳如雷時,他/她卻不知道你怎麼了,甚至覺得你莫名其妙、亂發脾氣,這時你可能會因為不被另一半了解而感覺到失望、難過,甚至開始指責對方不在乎自己,你的伴侶聽到你的指責時,又可能讓他/她想到以前你們發生過的種種過往,於是在短暫的時間內,情緒一層又一層,兩人吵到烏煙瘴氣、新仇加舊恨,每一次爭吵都像經歷一場浩劫般,直到吵累了,不想吵了,但也不知如何是好?

    請先別急著找解決方法,你可能會問,「都吵成這樣了,如果不找出個答案,伴侶關係不就死路一條?」,我們習慣在親密關係中去找錯誤的原因,也總能從對方身上找到千百個看不順眼的地方,然而在關係中,兩個人都有責任,也就是「互為因果」的想法。

    什麼是「互為因果」呢?,舉個例,我們無法確定,到底是先生口氣不好影響到太太脾氣?還是太太的臭臉讓先生滿肚子火?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先生口氣不好可能會讓太太感到不耐煩,而當太太的不耐煩寫在臉上時,可能會引起先生的緊張無力,夫妻各自獨立的感受與行為,實際上卻是相互影響、前後牽扯著。

    當我們吵的不可開交時,只要你願意停下來看一下,你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他說了什麼讓你這麼生氣或難過?」、「你的反應又怎麼引起他的下一個回應?」,當我們能覺察到伴侶間的互動是相互影響時,我們也就給了自己以及關係一個機會,能夠適時後開始在親密關係的衝突中踩剎車,「如果我繼續這麼回應,可能會引起他怎麼樣的反應呢?」

    你可能會接著問,「就算我看到我們的互動循環,那又怎樣?我一樣覺得不舒服、不開心啊!」,沒錯,我們每個人都帶著各自的生命故事在體驗生活、經驗情緒,每個人對一句話、一個行為、一件事情的反應也都不會一樣,當我們感受到情緒時,記得不用急著否定它,當我們不急著否定時,也就多了一些心理空間去思考,「為什麼我會這麼生氣?他的話讓我想到什麼嗎?」,而在這過程中,當我們對於自己的情緒多了一份理解與接納的同時,也比較有能力開始長出一些空間,去好奇與理解伴侶,「他為什麼這麼做?」、「他的反應和他過去生命經驗的關聯是什麼?」

    親密關係中,多一份互相理解,就是對關係多一些保障,關係的衝突往往也是伴侶間了解彼此的最好時機,在每個衝突中化危機為轉機,讓彼此成為生命旅途中的最佳拍檔。

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

心衛文章:「一起好好『學』相愛-談如何看待與面對關係的衝突」吳岱儒



     一起好好『學』相愛
                  談如何看待與面對關係的衝突

撰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生
馬偕協談中心吳岱儒實習心理師

  『感情』是那麼令人心動又往往令人心痛。明明一開始都是互相欣賞與吸引的兩個人,怎麼關係卻越來越讓人苦惱?痛苦的猜測對方的所做所為是真的有把我放在心上嗎?人家總說談戀愛要懂得溝通,但為什麼當我表達我的需要時,又被對方視為攻擊?親近你,我就受傷;不親近你,我又孤單,似乎就在這樣進退維谷的情況中掙扎著,最終或許也考慮離開這段關係。

  Sue Johnson婚姻治療大師從情感依附的觀點來看待人在親密關係中的需要及問題。人在關係中需要有足夠的安全情感連結,知道伴侶是可親近(Accessibility)、會回應(Responsiveness)及投入的(Engangement),伴侶之間多數的爭執、指責背後,通常就是在對愛人深深的呼求:我可以信任、倚靠你嗎?你會支持我、在乎我嗎?你珍惜我、接納我嗎?然而,當關係有足夠的安全基礎,便比較容易應付衝突時的傷害;若安全基礎不足夠時,任何的小衝突就會讓伴侶心中的警鈴大作,很可能為了從伴侶身上得到安慰與保證而變得黏人、予取予求,又或者為了平靜保護自己而變得退縮與冷淡。

  親密關係真的好不容易,好多人都在愛裡受了傷,然關係是可以學習經營的,也會透過安全感的增加,讓彼此更有能力去承擔愛情裡的辛苦。以下分享情緒取向伴侶治療理論裡的幾個重點,邀請大家一起學習讓關係更靠近的方法:

觀察關係的安全感品質、聆聽自己與對方的親密需求

  當自己特別脆弱、關係出現負面變化,或者意識到彼此存在著威脅和危機的時候,特別需要好好來觀察關係中的安全感品質。通常,在關係負面變化的時候,衝突常來自向對方「挑錯誤」,兩人拼了命要告訴對方這是你的問題、你該改變或者是你該為目前的緊張關係負責。在挑錯的過程中,往往可能一方覺得對方太情緒化,一方又覺得對方太冷漠不在意,究竟是誰情緒化或是誰冷漠往往都是彼此主觀經驗的感受,都對也都不對,但是這樣挑錯的過程,互動卻越傷感情。在情緒取向伴侶治療中,認為事件內容並非重點,而是安全感品質出了問題,當你回頭檢視目前的關係安全感程度,或許就可以換個觀點來思考,原來彼此都在不安全感的狀態下才產生的情緒化或冷漠的行為,不安全感的情感關係就可以成為關係中共同的目標,而不用再彼此身上挑錯誤。這時候,或許也可以看見原來情緒化的一方是在說:我好需要多一些的被你看見,好知道你是在乎我的,而冷漠的一方是在說:我好需要被肯定、被你認同,當你苛求我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在你眼裡沒有價值。當我們能聆聽自己與對方的親密需求時,就能發現一些愛的蹤影,原來我們是那麼的在乎彼此也那麼的需要彼此。

觀察互動循環及創造彈性改變

  學者稱『一方越另一方就越』為關係中的抗議之舞。最常見的情況是當一方變得苛刻、具攻擊性,另一方則防禦性強、態度變得更為疏遠,苛刻的一方認為自己是關係中付出比較多、比較希望關係改善的,在關係衝突時覺得好孤單;態度疏遠的一方,則是預期自己會聽到自己如何讓對方失望,所以早就築起一道防火牆來保護自己,在關係衝突時覺得好無助,最後兩方都受了傷。

  當我們可以認出與辨識這個循環的時候,雙方比較能夠將責任回到自己身上,創造彈性改變的可能性就可以在自己身上。攻擊性的一方知道自己在強烈的攻擊中,無意間也讓對方很難敞開心房回應自己的情感需要;而保持冷漠的一方也知道自己任對方孤單、寂寞,而且更刺激對方向自己追討更多的要求。同時,當我們能發現對方在抗議之舞的舞步並非惡意,而是來自對於不安全感的抗議時,也就比較能有空間安撫自己的心與調整自己的行為。

減輕衝突的步驟

  衝突並非不好,但是如果衝突帶來關係的傷害與裂痕而非更多的彼此瞭解時,那麼就對關係很沒有幫助了。在情緒取向伴侶治療中將減輕衝突化為具體的步驟,引導雙方在衝突中可以創造新的互動模式:

1)停止爭鬥。停止持續處於要挑對方錯誤的狀態,看見彼此都在持續的爭吵中感受到精疲力竭。

2)承認自己的舉動。承認自己在爭吵中的行為,或許一開始是抱怨,後來也可能變成憤怒與苛刻的反擊。

3)承認自己的感受。若要讓伴侶能瞭解你,第一件事就是清楚坦誠地分享自己的內在感受,包括害怕與傷心等較為脆弱的情緒。

4)承認你能塑造伴侶的感受。在互相在意的關係中,雙方一定是彼此牽絆的。我們必須認清自己處理情緒的方式,它也可能會影響對方的心情,或引發對方的不安全感受。

5)詢問伴侶的內在情緒。稍微放慢衝突的循環,對伴侶提出較開放柔和的詢問,關心一下對方現在的感受,通常這樣的經驗會讓我們發現,原來對方也在衝突中受苦了,而不會再持續想另一半是糟糕透頂的。

6)分享自己內在較為柔軟的需求。分享自己最深層的感受,通常是最難也會是收穫最大的一步,大多時候隱藏在衝突背後的都是情感的需求與恐懼,例如:我很害怕在你眼裡我是沒價值的、我很需要知道你是在乎與愛我的。

7)站在同一陣線。採取上述的步驟能夠讓兩人擁有相同的立場與目標,不再視對方為敵人,也是盟友,共同面對衝突中的不安。

    邀請您一起來提昇親密關係中的安全感品質,若您讀完上述文章想找人聊聊,或對目前親密關係有想調整的方向,岱儒老師陪您找到讓關係更靠近的好方法。
參考文獻:

劉淑瓊譯(2010)。抱緊我-扭轉夫妻關係的七種對話。原著作者Sue Johnson。台北:張老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