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賴家王老五」觀後感─宋佩禹老師

這是由宋佩禹老師撰寫的文章,請參考。



 

 




【劇情介紹】



        三十五歲的崔普(馬修麥康納飾)一直賴在父母家,不肯搬出去獨立自主,他的父母受夠了他在家裡好好吃懶做,於是請來一名美麗大方、才華洋溢的美女(莎拉潔西卡派克飾),完全符合他夢中情人的形象,當他們陷入愛河以後,就可以正大光明把他趕出家門。

 

【電影賞析】



        這是一部以探討家庭結構與社會現象為前提的浪漫喜劇片。撇開導演呈現手法不談,若著眼於內容所延伸的意義,連結回台灣的文化脈絡,我認為是發人省思的好題材。

        

        在美國,所謂「賴家王老五」現象,被視為一種父母的羞恥,但是,同樣情況在台灣倒是司空見慣,這反應了文化差異所造成的不同民族特性。美國暢行個人主義的風潮下,強調人我分化與關係界線的清楚,因此子女成年應該離家獨立似乎是一種必然的發展歷程;不過,在台灣群體主義的意識影響之下,人我的關係本就偏向模糊,更何況是血濃於水的親子關係。於是成年子女是否離家,並不構成父母困擾,反而多數家庭都會認為養育子女是一輩子的責任。



        因為成長環境的文化差異,造就了不同的問題意識,當美國導演以年長父母急欲成年孩子離家的心態拍攝此部電影時,身為台灣子女的我,看完這部片,內心產生許多矛盾與衝突的歷程。我在想,倘若以台灣導演的手法詮釋這樣的文化題材,會如何發揮?是否會以年長父母難掩成年孩子離家獨立的失落,亦或者成年孩子想要離家獨立生活的內疚與不安等角度,視框恐怕難以跳出成年子女與年長父母之間分開生活的難分難捨。



        姑且不論站在哪一個文化立場,我們必須回頭省思的是一名子女留在家裡與離家生活的意義。



※ 為何要離家?為何要改變?



        此片編劇探討美國該現象時發現:許多想要留在家裡的美國成年人普遍歸因於實際原因:「這種日子過得好好的,何必要改變呢?不必付房租,房間又很讚,髒衣服還有老媽幫忙洗,簡直就是住在豪華飯店的高級享受。」針對這樣的實際原因,在台灣不存在嗎?從心理實務工作與個人生活的接觸中,都不難理解好多孩子在家裡確實享有這樣的特權,尤其台灣越來越走向"少子化"的家庭結構,父母給予的生活品質越來越好,倘若一個孩子待在家裡被照顧的很好,不需要為民生問題而苦惱,就失去離家的理由與需求存在,那麼,會自發性離家獨立的孩子就更少存在了。



※ 會造成什麼影響嗎?家庭功能的變質!

        

        「賴家王老五」存在不好嗎?還是會引發什麼樣的問題呢?是的,我想這才是需要被討論的重點。目前在台灣,"單身貴族"越來越多,雖然不結婚的各式理由又可以獨立一篇來探究,不過,此處僅聚焦於一個成年人寧願留在家裡而不結婚的關聯做連結時,可能必須付出的社會代價是未來的家庭結構將會受到影響而產生改變,甚至更宏觀的來看,當子女從家庭環境就習慣於被父母伺候、出了社會是否也習慣於依賴別人?當我們批判新世代"草莓族"時,別忘了回觀是什麼樣的家庭脈絡塑造出來的,上一世代的父母親,是如何培育出令社會環境難以接受的草莓族,這與賴家王老五的現象,同樣反應了家庭功能的變質,對培育"一名子女"成為"一個人"的困境。而這是我們從事相關心理教育與輔導工作者,需要理解的家庭與社會脈絡意識,才能引導陷入家庭關係困擾的人們,走出新的方向。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引用:他們不是外星人─莫茲婷心理師

2007年11月24日 星期六

【說夢‧賞讀夢團體】結束後語




奇妙的人,奇妙的夢


◎蘇絢慧



為期六週的【說夢賞讀夢團體】正式結束了,回顧這六週和一群團體成員有很棒的學習。每次都是帶著疲憊的身體前往(因為是晚上的團體,而下午我在必須要教
3小時的諮商概論),但總是帶著滿足與興奮的心靈回家。


這個團體是實驗性質,是我剛試著帶領的團體,有別於我曾帶領的失落悲傷情緒支持團體、表達性藝術治療團體、人際取向團體與自我探索團體。這個團體沒有過多的自我坦露,即使團體結束了,我相信彼此之間不太知道別人現在的生活、過去的生活究竟如何。雖然如此,卻沒有影響成員的投入,除了有一個成員中途流失,其他八個人都從頭參與到結束。



事實上,這個團體的心靈交流不遜於其他類型團體,而這個心靈交流與生命參與的途徑便是透過說夢、讀夢與賞析夢的過程達成的。每一次團體,當成員分享他所做的夢時,團體的成員常是一知半解,並且有時充滿疑惑、挫折情緒,但這是因為大家求快、求準所造成的。這個團體的設計便是在於共同合作、集思廣益、集體創意的過程中,慢慢體會撥雲見日,會意出夢影像的隱喻與意涵,然後歷經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這個過程讓許多成員都經驗到兩種感受:當自己是說夢者時,經驗到被團體關注、重視、好奇的經驗,許多人反應在一般生活中幾乎沒有這個機會;當自己是讀夢與賞夢者時,則經驗到投注心力和說夢者一起探索夢意義的驚奇,許多人反映比較不怕夢了,並且可以運用到生活中,當自己做夢,或別人談夢時,有一個方法讓自己深入夢、洞察夢所說的話(另一種有別於文字與語言的話)。



若是問我最大的心得,那便是,多麼奇妙的人啊,因為那些奇妙的夢。



那些夢看起來都似偽裝,並不是照著現實生活的問題演出,但是,在一層一層、一小塊一小塊賞析後,卻讓人實實在在的看見最真實的心靈面貌。



如一位成員說的:夢,比現實生活更為真實。



這讓我想起 汪淑媛 老師曾在我新書(喪慟夢)座談會時提起的,夢,其實是很精準的影像語言。



基於隱私尊重,我無法分享任何一個我聽到的夢,及那些夢在賞析過程後令人嘆為觀止的發現與體會,但我真心的說,我感謝那些用熱情參與團體的成員們,因為他們的參與,拓展我對於夢更深入的接觸,並且,也讓我看見這個途徑真是可行的,也萌起我再辦此團體的想望。



有成員很可愛的分享,若再有此團體,他要邀請好朋友參加,一起探索心靈。



我由衷的希望,在明年度,這個實驗性團體有再舉辦的機會。







 


 

2007年11月12日 星期一

錄取公告

錄取公告



本中心招考諮商心理師錄取一名,名單如下:



蘇絢慧



蘇絢慧老師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與心理諮商研究所碩士畢業,2007年9月通過諮商心理師高等考試,並具有社工師證照,為國內少有的「雙師牌」助人工作者。蘇老師個人專長於悲傷輔導,並有多本助人相關著作。



以上公告。



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陪伴喪親兒童─同儕篇

姚珮華老師的作品(二)



給喪親兒童的同儕(適合低、中年級的國小學生)

 

 

浩呆的日記,這樣寫著… …

 

我以前聽過一個故事


「從前,山上住著一個熊媽媽,熊媽有個孩子名叫熊寶貝

他們在生活在一起好多、好多年~



熊媽每天早上會準備牛奶、準備熊寶貝上學穿的制服

準備熊寶貝常常配對不成、或一高一矮、或顏色不一樣的襪子… …

有天熊媽沒有像平常一樣起床準備這一切,因為生病了

於是熊寶貝自己準備上學

可是熊寶貝上衣扣子扣不對稱、襪子也一高一矮



熊媽一直喊累,熊寶貝覺得納悶,因為熊媽已經睡了好多天了啊

熊寶貝非常擔心

後來,熊媽再也沒有起床準備早餐,因為死掉了」


我聽說,「熊寶貝」的媽媽死掉後,「熊寶貝」班上的同學都會取笑他,

當「熊寶貝」想念媽媽的時候,會對著死掉的媽媽的照片說話,

結果被同學笑,說他是瘋子,



「你媽媽已經死了,怎麼還在跟她講話… …」



有時候,「熊寶貝」和同學打架,就會聽到人家說:



「你不乖,所以你媽媽才不要你了」

 

之前,我爸爸從醫院回來,跟我說「媽媽死了… …」,

我不是很懂「死掉了」,我只知道自己一直哭一直哭,再也沒有看過媽媽。

 

明天開始我要回學校上課了,我會不會也被同學笑,

我也會很想媽媽,跟媽媽說話,我會不會也被罵是瘋子??

 

 

親愛的同學:



        當浩呆看完這篇日記後,想想你身邊有人「離開」過(去世)嗎?你當時的感受是?當同學的親人死亡,你覺得我們可以為同學做些什麼呢?可能你對「死亡」是什麼會覺得不熟悉,會問這是什麼?然後,問到的、聽到的答案還是沒有很懂,這是正常、自然的,應該它很不容易瞭解、也不容易懂。

 

        請同學可以試著感覺浩呆的感覺,像是你以前有過類似的很想哭、很難過、很捨不得的那種感覺,例如,你有沒有養過「寵物」??寵物死掉的感覺,是很捨不得、很難過、很生氣的。那種傷心、難過的感覺乘以好多好多倍,因為對浩呆而言,不只是心愛的「寵物」不在了,而是生活中的「媽媽」或「爸爸」不在身邊了,以前在家裡會照顧、陪伴我們的人現在不在了,我們在一起做的事也不一樣了,例如吃飯、洗衣服、幫我看功課、一起坐車子出去,現在都沒有了。

 

        沒有了爸爸或媽媽並不是件丟臉的事情,而且也不是浩呆的錯,或浩呆不好、不乖。失去爸爸或媽媽的人更不應該受到嘲笑的,因為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只是並不是每個人在上小學的階段就發生了。當你看到浩呆在難過時,你可以告訴他,「好好哭,我都會在旁邊陪你… …」;當他一下子又跟平常一樣跟我們玩在一起,我們就一起玩遊戲,記得玩耍不表示浩呆就不難過了。

 

        浩呆回來學校後,可能會需要老師和同學對他的表現可以給予注意和肯定,那是因為浩呆剛失去很重要很重要的親人,缺少了關注,就像被大人照顧、陪伴著的感覺,所以在這方面是我們可以一起幫忙浩呆的;老師也會鼓勵浩呆多說說他的需要,如果有同學讓浩呆很窩心,也請浩呆讓我們知道,讓我們更清楚知道浩呆真正需要同學做的是什麼?我們都在學習,老師也跟同學一起在學習!

 

        如果同學還想再多瞭解「死亡、生命」是什麼,你可以告訴老師或爸爸、媽媽你需要下列這幾本書:

 

一片葉子落下來  

作者:李奧‧巴斯卡力

發行:經典傳訊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爺爺有沒有穿西裝

作者:艾蜜麗.弗

出版社:格林

 

豬奶奶說再見

作者:瑪格麗特.威爾德

出版:台灣東方

愛浩呆的人 敬上

參考書目:



一位國小一年級喪親兒童在遊戲治療中復原力與悲傷調適歷程之研究

繪本:一片葉子落下來、爺爺有沒有穿西裝、豬奶奶說再見

兒童發展階段

陪伴喪親兒走過生命幽谷–老師篇

姚珮華老師的作品 



陪伴喪親兒走過生命幽谷–老師篇 



        喪親兒童意指兒童的重要親人(不侷限於父、母親)去世,此事件會引發兒童在心理上的失落與壓力。當兒童面臨喪親時,他們的悲傷、焦慮是需要理解、表達出來的,然而面對這樣的孩子,親師往往不知從何著手陪伴他們。部份學校老師會注意、關切到班上喪親的孩子,但「喪親」的議題讓老師們很容易感到無力與無助,認為自己在輔導喪親兒童的專業知識或技巧不夠,或未能找尋更多資源,或更適當的方式來協助喪親兒童,易產生遺憾與內疚。



        下列依據悲傷理論所提出哀悼須完成的四項任務及兒童常見的反應,提供老師做初步的介入: 



任務一:接受失落的事實 



        當面對孩子的困惑、納悶時,給予清楚、誠實的訊息回應。孩子現常問的:「爸爸/媽媽不見了!是去了天堂?還是去了很遠的地方?」、「人死後會到哪裡去﹖」、「生病是不是會死掉﹖」等等。我們能做的是坦白、中肯的「傳遞正確的訊息」,敏感地察覺孩子的衝擊與轉變,進而澄清孩子的疑惑「死亡指的是一個人的身體運作都停止了,沒法辦法吃東西或喝東西,也沒有感覺,不會快樂或傷心、不會感到痛苦、也不會再醒過來來… …。」 



        在面對孩子問到難以回答的問題時,我們常有不知道如何回答的窘狀,這是正常與自然的反應,因為死亡在本質就讓人難以回答,死亡的未知性,使得答案變得格外的不易找尋。面對無法回答的問題我們可以誠實與勇敢的回答「我不太知道」或「我不能確定」。 



        此外,與孩子討論死亡時避免混淆的解釋,例如:「死亡是睡覺… …」這可能使孩子害怕睡覺;臨床上,發現兒童喪親者恐懼睡眠,因為害怕像去世的親人般不再醒來,這與當下成人有沒有給予兒童適當解釋有關。 



任務二:經驗悲傷的痛苦 



        給予孩子適度的空間表達,以及言語與非言語的再保證。對於孩子們而言,哭與笑是自然流露的情緒,喪親環境中,成人們有自己哀悼的方法,孩子們就會有模仿與學習成人的行為表達,但礙於國情文化「不能哭,因為會讓死者走得不安心;不能談論,因為怕增添家人難過」當家長不表現哀傷或不想被看見悲傷的樣子,而孩子又真實的體驗到悲傷時,孩子就會就產生混淆、不解,孩子是很敏銳的,甚至學習到不可以哭、要堅強且若無其事,形成僵化的人生腳本。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你會傷心、難過、害怕是正常的,老師知道,老師會陪著你」、給予孩子一再地保證,同時讓孩子知道當難過時,他可以找誰,讓孩子知道他不是孤單的,他可以和我們一起分享心中的難過。也可以鼓勵孩子用他們熟悉的方式表達情緒,例如畫畫、扮家家酒、唱歌、讀故事書、寫信、一起看照片,或者可以做些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用的,例如送禮物給死去親人。 



        最重要的是聆聽孩子的感受,並向他們做適當的解釋。有趣的是,孩子畢竟是孩子,當孩子一下子又如平常般嬉鬧時天真無邪、燦爛笑容,尤其愈小的孩子愈會被遊戲轉移注意力,我們得學習接納他們,細心察覺他們的變化和需要,但不代表他們就不哀傷。 



任務三:重新適應一個逝者不存在的新環境 



        給予安全的環境。在外在適應上,維持家庭功能的運作正常,可以降低孩子因為喪失一位重要他人所帶來的變動與不安全感;倘若因主要照顧者變動,使孩子必須要遷居,做空間上的轉換,需要跟孩子解釋,同時讓孩子向舊識說明與告別,輕忽此舉易產生日後的身心症、學業問題、退縮、脾氣暴躁、情緒不穩、攻擊等反社會行為問題。 



        在內在適應上,孩子有時會想去照顧或安慰活著的父母親,提升自己的能力,此時老師可以給予讚美「我看到你已經盡了許多力」,告訴孩子對他的愛並沒有改變、抱抱他,另外提醒孩子的家人注意孩子的角色是否負荷過重。孩子們需要較安全的環境,他們害怕二度被遺棄的感覺。 



任務四:將對逝者的情感重新投注在未來的生活上 



        協助孩子在生命中為死亡的親人找到一個適宜的位置,這往往需要一年以上甚至數年的時間,轉化孩子對逝者的愛,「我們並沒有失去和媽媽共同的記憶,也沒有失去媽媽對我們在乎與愛」,此階段的任務是最困難的。若孩子能在開誠佈公談論死亡的環境下長大,他會對死亡有較好的理解。 



        以上心理衛生工作者在悲傷輔導上的處遇重點,提供給老師參考。失落和分離是人生的創痛。僅願老師協助孩子完成哀悼的任務,對老師而言太沈重同時也是非理性期待,因此我們能做的是留心課堂中、課餘我們能關懷孩子的,其餘可以轉介給輔導室或相關心理諮商機構。



參考資料: 



Eric E. Rofes著,洪瑜堅譯(2002)。與孩子談死亡 

李開敏等人著(2005)。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 

蘇絢慧(2004)。靠近孩子的心,傾聽他們的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