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日 星期日

心衛文章:宋昱實習心理師,「疫情解封之路,疫情下的人際互動」

疫情解封之路,疫情下的人際互動

實習諮商心理師 宋昱


「欸!這麼久沒約了,該見面了吧!」、「可是現在還是有一點點的疫情耶!」、「不用怕啦!已經降級了,而且我打過疫苗了!」這些字句是否在最近的生活中很熟悉呢?

面對疫情逐漸趨緩,各項產業陸續解禁的現在,許多人都有「報復性消費、旅遊」的念頭;也許只是簡單的聚餐或是小旅行,人們開始想要恢復以往人際間的交流,三五好友在合乎規定的情況下,開始熱烈地討論久違的聚會要做些甚麼。而你心中是否也會升起一些些地不確定──「這個時機真的適合嗎?」

在疫情搖擺不定的現在,可能會遇到約好聚會的那天,突然下午宣布疫情回升,確診人數增加或是警戒加強;因此朋友、家人間開始猶豫是否要維持聚會,或是擇日再約。如果取消了,勢必會有人認為其實疫情已經趨緩不用太擔心,而感到很可惜;也有人會認為疫情尚不明朗,須小心謹慎,不可放鬆警戒。每個人的擔心程度不一樣:有些人可能在確診人數超過個位數時就會開始緊張,或是與確診者足跡在同個區域,就會感到無比的焦慮;而有的人可能是要等到周圍的人有染疫的風險時,才會開始感到緊張。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人際交流中,可能會因為彼此對待疫情的生活態度,對「是否要參與聚會」開始有了想法的分歧,甚至是產生不合,認為對方小題大作、過於緊張,或是擔心太不謹慎會變成防疫破口。也有些人可能是心中擔心,但是為了朋友間的合群,而不敢說出自己其實很緊張,想要等待疫情趨緩擇日再約;為了不要成為那個不合群的人,或是害怕自己被貼上防疫破口的標籤,可能選擇忽略了自己真實的想法,事後卻感到後悔與無力。

面對疫情中的人際交流情形,以下幾點觀點,提供您可以依循及思考的依據:

一、尊重彼此決定:

    在無法見面的情況下,容易透過語音、文字溝通,無法準確傳達自己想表達的意思,而產生誤會甚至衝突;像是對於對方的決定不是很滿意,開始有些情緒,甚至生氣、憤怒。但在這之前,可以想想是不是自己情緒有些高張,有可能說出會後悔的話。所以在這個狀況下,更需要有理性的溝通,理解對方的看法,並傳達自己的想法。

    因此我們首先可以做的是讓自己冷靜一下,放下手機,遠離可能產生衝突的情境,冷靜下來後就可以開始思考,是不是對方有些考量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像是擔心傳染給家中較年長的親友等。這些背後的想法是我們不知道的,因此我們就很難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理性地討論。所以我們可以做的,是向對方詢問,並表達我們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像是可以說:「儘管你的決定有點突然,讓我覺得有些可惜,但我想知道你考慮的原因是甚麼呢?」。尊重對方的選擇,但也表達自己對於對方的重視。了解原因後,也能向對方提出一些替代的方案,找出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案,像是可以安排線上的聚會聊天,或是部份的人參加、部分的人視訊。如此一來就能降低與朋友產生衝突的可能,並讓朋友間的交流能夠繼續的維持。

二、評估安全性與急迫性:

    除了思考如何與對方互動,也需要思考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決定;在疫情尚未完全平息的現在,謹慎地去評估人際交流的安全性與急迫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一時的衝動而後悔莫及,未免有些得不償失。因此需要想想:這次的聚會自己有考慮清楚了嗎?

    首先,如果是對於疫情感到緊張的人,可以思考自己的焦慮程度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嗎?是否過度的緊張而讓精神狀態有些耗竭,以至於過度地關注疫情的負面消息,焦慮感上升,因此讓自己無法思考及判斷,使心理負擔無法負荷。那麼就要適時地接收及過濾訊息,讓自己保持平穩與安然的心情。

    而另外一種人,要思考的是:自己有沒有可能對於疫情過於樂觀,產生了「樂觀偏誤」(optimistic bias),所謂的「樂觀偏誤」是指人們傾向相信他人比自己容易遭遇負面或不幸的事件,像是認為現在疫情穩定,減少防疫措施並放心的吃父親節大餐,想著應該沒那麼容易中吧。根據研究指出:台灣人在面對過往新流感及禽流感時,普遍都有樂觀偏誤的產生,容易將自己染疫的風險評估與他人相比顯著較低。因此更要注意自己在目前的疫情中,是否也有類似的想法。當偏誤產生時,很容易誤判風險使自己放鬆警戒,加深了染疫的可能。因此為了降低偏誤的產生,必須對自己的情形有充分的思考及充足的資訊。與朋友間交流並討論這樣的決定合理嗎、此次聚會的選擇是否有更安全的選項或地點,以及日期上是否有著更好的決定,討論親友間盡量能夠接受的共識,做出不後悔的決定。

三、放慢腳步,重新適應新生活:

    在目前疫情慢慢降溫、準備回到過往的生活時,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下子過於放鬆警戒想要「報復性消費、旅遊」,是不是會有些衝動。疫情的變化非常快速,但人們的生活習慣卻很難一下子改變,疫情下的日子已經好一段時間,多數人可能都已經熟悉視訊上班上課、不內用、盡量待在家等習慣,因此也很難一下子有劇烈的改變,現在需要的是一步一步的調整生活上的習慣,這次可能真的「慢慢來比較快」。

    所以,為了調適自己的生活步調,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是首要條件,保持充足的睡眠與均衡的飲食,讓自己身體狀態處與可以隨時應付突如其來的壓力與改變。最後,也難說疫情哪一天真的會結束,所以為了跟疫情共存,可能有些習慣會繼續保留,人們就會再發展出不一樣的生活樣貌。

    最後,或許疫情正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過往的人際相處模式,這些與人相處的擔心與困擾被明顯放大。像是儘管很擔心,卻很難拒絕朋友的邀約;或是害怕自己有沒有符合社會上的標準,以避免自己被貼上標籤,因此有著過多的擔心與規定,讓自己與周遭的人緊張兮兮。如果你覺得好像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在這與人互動減少的日子裡,很適合細細檢視自己人際模式,是否帶給自己許多的困擾。


參考文獻:

吳宜蓁、盧鴻毅、侯心雅(2009)。樂觀偏誤及預防行為:台灣民眾對禽流感的反應。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8(6),505-516。

盧鴻毅、許富生、侯心雅(2012)。樂觀偏誤、自我效能、社會信任與新流感疫苗接種意願。傳播與社會學刊,22,13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