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心衛文章:劉濰萱實習心理師,「對於阿富汗女性的處境,我能做些什麼?」 ──從女性主義觀點找回面對壓迫的內在能量

 

「對於阿富汗女性的處境,我能做些什麼?」

──從女性主義觀點找回面對壓迫的內在能量

劉濰萱實習諮商心理師

 

2020年至今是疫情襲捲全球的黑暗時期,而20218月開始,阿富汗更蒙上一層過往黑暗時代的陰影,美軍撤離後,塔利班快速佔領阿富汗首都及各省,國家元首、名人相繼棄守逃亡,來不及或沒辦法逃離的民眾,正持續面臨政治局勢的動盪。

在這個影響如此重大的國際情勢中,最受人關注的面向之一,就是阿富汗女性的權力(power)與權利(right)倒退,儘管塔利班聲稱會維護女權,他們頒布的禁令卻處處限制女性在行動、就業、就學、身體、婚姻等方面的自由,在公車與教室等生活場景中,她們與男性隔離,連外出都需要有男性陪同,並用長罩袍覆蓋全身,只露出眼睛。

阿富汗女性的外貌被掩蓋、聲音被消除、自由被剝奪、尊嚴被輕蔑,甚至生命都遭受威脅,在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可能再也不會有女性運動員在球場奔馳、女性記者在球場邊訪問民眾、女性球迷在場邊高聲歡呼。她們生而為人的基本權利正一點一滴被侵蝕殆盡。然而,她們沒打算坐以待斃,9月初,她們挺身而出上街遊行,卻遭到鳴槍驅趕和武力鎮壓,而這段抗爭似乎仍會持續下去。

聽聞這些消息的你,心裡是否也百感交集呢?一方面慶幸自己生在有性別平等法律保障的環境,另一方面也感到困惑和無力,不知道自己能幫什麼忙、使上什麼力。面對如此難以抵禦的侵略,遠在地球另一邊的我們可以怎麼思考、怎麼行動,下面試著從女性主義的觀點出發,提出一些方向與可能性。

 

一、  父權的壓迫:無論性別為何,個人都深受其害

簡略而言,父權體制就是日常生活中,一切以男性和陽剛氣質為中心的言行思想,塔利班的政治侵略與宗教約束中,隱藏著父權體制的壓迫,當女性外出必須要有男性親屬陪同時,其實變相地對男性而言也是種約束,當女性被限制只能在家中從事家務與生育時,也等於有一半的人民無法有效對社會整體的效率和生產力做出貢獻。父權體制之下,女性顯然深受其害,然而,男性也承受著苦果,因此我們可以支持的不只是鼓勵女性走上街頭倡議,而是也呼籲不同性別、種族、階級、宗教的人,都意識到性別平權帶給整體社會的好處。

 

二、  增能與充權:保有想發聲的意識,就已經富含力量

女性主義強調"empowerment",字面上是「給予力量」的意思,是女性取得自由和權力、展現自主與力量的過程。先不論阿富汗女性上街遊行被鎮壓後,實際上還能採取多少行動、行動會不會有效,能爭取到多少自由和權力,女性在這樣強權壓制的環境下,持續保有想發聲的意識與動力,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力量的展現,就算某天女性為了保存性命而銷聲匿跡,不再上街抗爭,也不該被視為父權體制的共謀。

 

三、  個人即政治:回到自己身上,留意自己的日常選擇

這裡的「政治」並不只是選舉參政的意涵,而是強調「個人生活和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相關,包括權力結構、階層地位等等」,即使看起來屬於私人領域的事情,其實都是受到政治所影響,反過來說,看似只關乎個人的選擇,其實也會形塑自己生活的大環境。舉些例子,有些人就診看病時,習慣稱呼男性醫師為「醫生」,卻稱女性護理師為「小姐」,這樣不經意的語言使用,可能隱藏著對女性職業專業的貶低與忽視,並漸漸形成「男尊女卑」的集體意識;另外,近年來在性別平等議題上表態的公眾人物越來越多,包括政壇參選人、作家、youtuber和藝人等,當我們在投票、買書、訂閱時,其實也都間接地在對性別平權表達立場,變相促進或阻礙性別平等的實踐。

知道這個概念後,或許我們仍無法在短期內針對阿富汗女權的維護做出什麼有效的行動,但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留意自己日常的選擇,意識到自己如何間接創造出自己所處的社會權力結構,以及透過重新選擇來引發大環境的改變。

 

無論阿富汗人留在祖國與否、無論是政商名士或日常百姓、無論性別或種族,各界正在找尋方法來因應現狀,沒中止思想、沒停止行動,那麼對強權的「使不上力」可能是一種暫時的錯覺,因為「關注與思考性別議題」本身就是一種自主與力量的展現,關注這起國際事件而興起的無力感,背後可能是你深深的在乎和不願放棄的強韌意志,而你可以進一步在生活留意性別議題,並改變個人行為去營造性別平權的環境。邀請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一起參與性別平權的意義反思與實踐,並從各種可能性中,找到自己可以安適自在的位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