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班督導週報:慣性2009.03.25

班督導週報2009.03.25

主題:慣性

 

    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一定的慣性,固定的時間去做某件固定的事,即使是外人看來混亂到不行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也都依循著混亂的慣性在生活著。由於慣性的存在,我們才能熟練地處理許多身邊的事物,讓生命的過程依循一定的秩序在進行;然而,也因為慣性的存在,讓人對事物感到疲乏厭倦,甚至覺得無法突破的受限。如何從混沌中找出慣性,又如何打破慣性找出創新,猶如太極拳一般,成為生命中不斷循環的議題。

 

    在助人工作中,慣性可以有很多好處。良好的慣性,讓我們在判斷當事人狀況時有敏銳的直覺,在處理當事人的問題時不覺得焦慮與慌亂,在結束助人歷程後,完整清楚地記錄,除了幫助後續的數據統計外,也讓自己的情緒留在平安線的電話間。然而,慣性也容易讓我們過早對當事人的狀況下定論,對當事人的老生常談感到不耐而頻頻打斷,甚至對於當事人的情緒抱怨,抱持著「又來了!」的心態,於是對應的話語就會出現「好啦好啦!」「對啦對啦!」的敷衍式口頭禪;甚至在掛斷電話後,就將這通電話歸類為特殊個案,而無法對自己的處理態度有任何的省思與覺察。慣性可以幫助一個人順利地完成一件事,但是慣性也可以讓一個人在扭曲的目標下完成一件事,而且毫不自知!同理心的課程中常常提到,要有第三隻眼睛在觀察著自己跟當事人的互動關係,無法自我覺察的慣性,就成為遮蔽這第三隻眼的主因。

 

    心理學中的社會建構論提到,在接受到新的訊息衝擊時,能先解構自己的固有想法,才有辦法融入新的理念,重新建構合適的框架,關鍵點在於對自我的覺察。無法意識到自己困頓的慣性,就不會有想要改變的動力,甚至對環境要求的改變會產生排斥。三十年前讀心理學被視為無病呻吟,三十年後讀心理學變成流行;三十年前在電話中給建議,當事人可能感激不盡,三十年後在電話中給建議,當事人可能對我們的助人能力感到質疑。助人的工作態度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堅持過去所習慣的慣性,那麼很快就會被時間的洪流給淹沒淘汰,如何解構我們習慣的方法與模式,融入合適於當下社會需求的概念,並且在助人的歷程中保有平衡的彈性,這是在平安線三十週年將至的時間點,我們每一位都需要慎思的議題。

 

    聖經上說:「只要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期盼平安線的義工不會把每一次的值班,每一通接通的電話,每一次的回應都當成一種慣性;而是把每一次來到平安線的時間,都當成一種更新,甚至,讓這種更新的想法,形成另一種良好的慣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