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班督導周報008期2008.12.10:如何寫紀錄

班督導周報008期2008.12.10

主題:如何寫紀錄



Q:接完個案已經很累了,講了那麼久的內容,為什麼還要寫紀錄,最好是有表格勾一勾就好了,寫那麼多文字,也不知道有沒有人去看,為什麼要這麼麻煩?



A:

對任何從事助人工作者而言,寫紀錄永遠是件最辛苦的事!有時候必須花費跟助人過程中一樣的時間去完成一份記錄。為什麼個案紀錄這麼重要?因為個案紀錄可以讓助人者回憶前次跟當事人談了些什麼,讓助人者可以將個案的問題概念化;也可以在緊急的狀況時,幫助其他的人瞭解當事人的狀況,更重要的是,有效的紀錄可以在不得不面對法律的問題時,提供助人者最佳的保障。



一份好的個案紀錄,至少應該要包含了下列的幾個重點:第一、個案的基本資料。缺乏個案的基本資料,助人者會少了很多搜尋的線索,也讓其他人在緊急的狀況下,可能對當事人的狀況有所誤判。第二、個案的主述問題與衍生問題。確定當事人的主要問題在哪裡,並且可能衍生的問題又有哪些,才能讓我們確定協助的方向。第三、助人者的當下處理內容。說明助人者所使用的方法與策略,如果有任何的建議,也應該註明,以方便其他人如果接到同樣的個案,可以不用重蹈覆轍。曾經有一群助人者在接獲個案後,均只勾選「給建議」,但並未註明給了什麼建議;後來因為這位個案不斷重複打來,被列為特殊個案,某次助人者督導正好在線上接到這位個案,跟他確認後,才發現,原來這群助人者的確都給了很好的建議,但剛好都是相同或相似的,但當事人想聽聽不同的建議,才會不斷打電話。這例子正好說明了,如果做好個案的紀錄,可以節省很多的社會成本,也不會浪費的我們助人的資源。第四、個案處理的檢討與省思。有時候在掛上電話後,才想起來有些話還沒說,或是有些重點沒有注意到,如果可以在紀錄中作檢討與省思,可以提醒自己在下次接到個案時應該注意的事項,或是讓其他有可能接到同樣個案的助人者,有更清楚的方向與快速的上手。



有時候,自己在整理個案所說的內容時,往往容易忘記一些線索,若是有他人共同的討論,常常可以在不經意的狀況下提醒很多重要的事項。這就是班督導為什麼要在接完個案後立即作簡短的5分鐘討論,以及每個班結束前30分鐘的討論。藉著同儕的督導與討論,可以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讓我們可以找到更有效的助人歷程與模式,也能幫助助人者快速個案概念化,增進助人的知識與能力。因此,請務必要參加教育組辦理的「個案督導報告紀錄教學與個案概念化」這門課,更能有效地幫助我們釐清做紀錄的一些迷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