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0日 星期日

放手的難題



瞭解「預期性悲傷」



  ◎蘇絢慧



           當家中有患病親人,可預見他的生命將慢慢萎縮、慢慢終止,是不是死亡發生時,家人就較能接受與放手呢?這是個弔詭與複雜的問題。

         在研究當中,有人支持預期性悲傷已幫助人提早因應了悲傷的哀悼任務,因此當死亡發生時,親屬的悲傷反應便能走到一個較和緩的狀態;但亦有研究認為,預期性悲傷並不能省略喪親歷程會經歷到的悲傷反應。「預期性悲傷」對於一個家庭或個人而言,是否是悲傷調適的有利因子,我個人認為,不能省去兩個角度的瞭解與評估:一個是「個人特質與壓力因應模式」,另一個是「投注在死者身上的心力與意義」,在我的經驗中,這兩點影響了「預期性悲傷」處理的困難度。 

       所謂的「預期性悲傷」是指,當我們已可預見親人的死亡將在不遠後發生時,我們便開始試著因應這失落;開始有了各種哀悼的悲傷反應,這時,我們也在面對一種任務:慢慢切割我們與親人的情感連結,慢慢的調整,有一天,親人將離我們而去,不能再陪伴著我們,而我們得學著將目光與焦點轉回到自己的生命上。若在臨床工作上,陪伴一位必須要面對親人即將去世的家屬而言,哀悼與處理各種預期性失落複雜情緒的悲傷工作需及早展開。這當中,我們必須協助家屬面對「死亡不可避免」的難題,在不斷「否認」與「接受」的雙趨感受中來來往往,藉著眼見親人各種身體功能的敗壞,及一步步接近死亡的徵狀,將強大的否認機制鬆動,漸漸接受生命有其限制,死亡必定到來的事實。

       在「預期性悲傷」的因應中,死亡或許不是最惱人與最令人恐懼的。回到前述的兩個重要因素「個人特質與壓力因應模式」與「投注在死者身上的心力與意義」來看,恐怕「努力意志」與「情感落空」是更讓生命與情感受盡折磨的因素。

        對於一個家有罕見疾病或慢性疾病患者的家庭而言,要能承受照顧過程中,來來回回的挫折與心力交瘁的責任,「努力意志」是不可缺少的,過程中要不斷的激勵自己「可以撐過去」、「可以讓一切變好」、「可以戰勝苦難」,靠著強大的努力意志撐過無數,數都數不清的困難與疲累。若這「努力意志」真的在照顧過程中幫助了個人與家庭跨越無數難關,便會發展一種「只要我夠努力、夠盡心,這一切將會改變」的意念與因應模式。但惱人的是,死亡卻是個怎麼跨都跨不過去的限制與難題,無論一個人再怎麼有鬥志,死亡仍然有一天會帶走親人,或者自己的生命,這樣的情況下,當死亡發生時,也就是一個人被鬥垮的時候了。 

        因此,不是因為沒有壓力承受度,也不是因為努力不夠而被悲傷覆蓋湮滅,往往是因為太努力,不接受命運捉弄的意志太強大,使得適應死亡的發生成了極度困難的事。

       另一點是「情感的落空」,我曾陪伴過一些因慢性疾病過世病人的家屬,他們的悲傷強烈而困難的原因,是因為長期感情投入的對象消失了,這不僅是情感上很大的失落,亦是危急生命存在意義的失落。 

       對於患病親人竭盡所能負起照顧責任的家屬而言,包含的情感有心疼、關懷、抱歉與遺憾等複雜情感,亦有強烈的愛、信任、安全等情感的依附關係:親人快樂開心,我就能快樂開心;親人痛苦悲傷,我也就痛苦悲傷,我的生活、我的生命都與親人緊密的連結。因為如此全神貫注,當情感滿足的來源消失了,生命的根基便動搖了,讓人陷入情感的落空,長期的憂鬱。 

      當親人還未離世前,就得學習著「放手」,在我們的社會文化,其實是一件不道德的事,只要人活著,我們絕不能想到死亡的可能,也不能提及死亡,在這樣的文化中,「預期性悲傷」的發生並不能真的幫助了一個人及早處理死亡相關難題,或學習如何面對分離。社會文化其實是一個在探討家屬如何因應悲傷議題中,更大的影響面。

       對於突然面對親人死亡的喪親者而言,他經歷到的是一個生命與生活的危機,也可說是一個創傷,但對於一個面對長期患病親人死亡的喪親者而言,他所面對的大多是與自己的爭戰;要不要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要不要承受最後的落空、能不能在生命消逝後依舊看見自己一路走來付出的價值與意義並未消失…..都是一連串困難,且危及生命的議題。 

        預期性死亡的病人或家屬的悲傷協助與死亡準備,長期是一個不受重視的議題,就一個醫療單位或是長期照護單位,預期性悲傷的輔導並未真正落實,若在社會敏感度與支持度不夠的情況下,要靠個人或家庭獨自準備以因應失落與悲傷,我認為極其困難,也極其慘忍。 

        但要等社會覺醒或覺察而有所因應,想必更是緩慢,在這之前,我們得學習點自助的辦法,或許Worden的四個悲傷任務,可以先解決一些燃眉之急,讓我們稍微知道從哪做起。這四項任務分別是「接受失落的事實」、「表達與經驗複雜情緒的痛苦」、「開始學習適應一個逝者不存在的環境」與「投注新的活力在新建立的關係上」。其實,便是承認自己的悲傷,接受死亡終究會發生,並且能放進一些新生活的規劃。很重要的是,所有付出、所有努力及所有的辛勞受苦的價值與意義,絕對不能建立在「生命是否有存活」這件事上,這兩者一旦建立前後關係,我們必然會經歷到落空與無望感的吞噬,也將面臨到自然死亡定律的反撲。

(轉載於200512月張老師月刊主要企畫)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