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6日 星期三

心理治療的道德責任--談治療師的選擇

心理治療的道德責任:面對個案的專業倫理

Soul Searching: Why psychotherapy must promote moral responsibility

作者:威廉.竇赫提/著

譯者:李淑珺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04 年 09 月 14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對多數人而言,心理治療還是個陌生的名詞。

一見到治療兩個字,便會聯想到是不是有什麼病才會需要。

心理有病是不是就是神經病、瘋子——這些過去因為不了解而被汙名化的疾病。

然而在現代社會裡,面對的社會環境日益複雜,許多曾經不是問題的狀況,

卻漸漸變成個人的困擾來源,無力感也隨之加深。

這些困擾不見得會造成心理疾病,卻會在直接或間接上造成個人的心理壓力。

因此,時至今日,心理治療不再侷限於過往耗時耗錢的活動,

轉而成為個人遭遇心理困擾時得以求助的方式之一。心理諮商也成了心理治療的另一種可能。



教育、輔導、心理諮商、和心理治療——這幾個名詞的意義不盡相同,

卻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它們的活動皆指向著相同的地方——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在這本書裡,討論的主題就是心理治療從業人員所要面對的議題,

諸如承諾、正義、誠實、社區等。

只不過這些議題與本文想討論的較無相關,只不過是陪襯的綠葉而已。

我認為這本書的紅花在第二篇——心理治療師的核心特質:關懷、勇氣、審慎。



審慎。

面對著當事人內心錯綜複雜的各種想法、經歷、感受,

心理治療師其實就像摸著石頭過河,一刻也大意不得的帶著當事人探索走過激流淺灘,

可以是走到對岸,也可以是尋找源頭。

好朋友也可能可以勝任這工作,

唯一不同的是,心理治療師的訓練過程中養成了隨時查看地圖的習慣,

會經常檢視內心感受的指南針,看看哪些感覺特別強烈或虚弱。

帶著這指南針,治療師在判斷哪個地方該深究,哪個地方該輕探,

哪個問題要追到底,哪個事件要放心底便有了指標,

不會只是漫無目的詢問當事人而已,這卻是朋友不見得能勝任了。

至於如何判斷一位心理治療師的審慎程度呢?

這可以從治療師所給予的回饋或建議是否合乎現實加以檢視,

此外,治療師的建議不會太多,也不會催促當事人做出決定,

而這樣的態度會持續出現在整個會談裡。



勇氣。

治療師其實是冒著失去當事人信任與合作的風險與當事人一起工作。

心理治療師也可以選擇輕鬆式的方式和當事人談話,

會談了許多次一直讓當事人感到舒服,然後?然後就沒了。

這情況充其量只是讓當事人找到談話的對象,

就像我們在理髮時和理髮師聊天、逛街時和店員閒聊,

只是多了隱密性而已,對當事人的協助極為有限。

治療師應該有足夠的勇氣去詢問,去挑戰當事人不想面對的事情,

這可能會引發當事人的憤怒或難過或自責或其他情緒,

然而這冒險的前提是為了提供當事人機會去深入的瞭解自己,

這冒險的前提是兩者之間已發展出足夠的信任與安全,

這冒險的前提是治療師已審慎評估過當事人的狀況而下的決定。

一旦治療師有勇氣去面對當事人的任何回應,心理治療的關係才有可能往更深的地方發展。



關懷。

或許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心理治療師的工作本質在於關懷個案,

然而本書作者仍不厭其煩的指出這一點。

難道是國外的心理治療師特別需要注意關懷這特質嗎?

還是國外的心理治療師看錢不看人,所以作者才要特別強調此點?

當助人工作變得更為機構化,當助人工作變得更講究界限時,

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變成只在特定環境下給予,然而一旦脫離了機構,關懷也就盪然無存了,

這也難免會引起當事人的反彈,認為心理治療師的關懷只存在於晤談室裡,存在機構內。

心理治療之價值及作用要能發揮,

維持關係的單純是其中一項要素,超出本文的討論範圍,可是,

關懷就只能在門裡進行嗎?

本書將關懷放在第一個討論,筆者卻放在最後,

並打算以書裡引用 Viktor Frankl 的故事做為結束。( p.152)




最近有一次,我在凌晨三點接到一位女士的電話,

她說已經下定決心要自殺,但是想知道我對這件事會說什麼。

我用所用想到的理由反駁這個決定,爭辯她應該活下去。

我跟她講了三十分鐘,直到她向我保證她不會自殺,

而且會來醫院找我。但是等她到醫院來找我時,

我才知道原來我所說的理由中,並沒有一個打動她。

她決定不自殺的唯一因是我在半夜被吵醒,卻沒有生氣,

還耐心地聽她講話,跟她講了半個鐘頭。

她認為世界上還有這樣的事情,那這個世界一定還值得人繼續活下去。






心理治療,其實就是人與人的相會,真心的相會。



.by 吳秉訓

5 則留言:

  1. 我是學校輔導老師

    我覺得這個部落格做得很不錯

    特此致上感謝與鼓勵

    回覆刪除
  2. 謝謝您的讚美!

    我們的內容會不定期更新,還請您有空再來逛逛,

    也請您介紹給朋友們知道!

    謝謝!

    回覆刪除
  3. 我也是最近才看完這本書,心中起了很大的共鳴.

    在研究所的課程中,修到諮商倫理時,較流於教科書的研讀,

    而較少學習者個人日常行走坐臥內在判準的思辨訓練,

    這是我覺得遺憾的.



    或許不應該用更高的道德標準來要求心理治療或諮商人員,

    但我們的確應該要有更高的自省能力來問自己,

    我們的言行到底如何影響了這個社會與每一位個案?又影響了些什麼?



    就如同作者引用的故事一樣,人與人接收到的,永遠不是只有訊息內容本身,

    而是這個行為本身傳遞的情懷.

    回覆刪除
  4. bp6



    人與人 ㄉ真心相會~~這點 是否該端視機會緣分時間.....??













    .敦事

    回覆刪除
  5. 人與人的真心相會,還真的是需要視時機,或者直接說<緣份>吧。

    太早摘的果實,是澀的;太晚採的果實,是爛的,

    然而我們的心,卻不像是果實有得看、有得聞、有得摸、有得嘗,

    還是要回歸到來談的當事人以及諮商員的互動,

    特別是諮商員的自我覺察。是不容易。



    身為一個正在學習的諮商員,

    我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我也相信,

    倫理是與時俱進的議題,隨著生活、環境而流轉,

    而不是乾巴巴,放在教科書裡、擺在架子上、存在教室裡的<東西>,

    因為,我們面對的都是實實在在的<人>。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