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1日 星期四

【心衛文章】男人們,咱們的面子到底值多少錢?-----張哲銘實習心理師

 

男人們,咱們的面子到底值多少錢?

撰文者:張哲銘實習心理師

近期Youtube上「山道猴子的一生」爆紅,分為上下兩集的影片點閱至今(112年9月11日)已經總計超過1300萬,在網路上引起熱且的討論,其中風趣的內容、特色的畫風讓網友皆津津樂道。其中故事主角在面對的各種選擇(是否販售紅牌重機、借錢給女友騎擋車等等)時,不時會有「這樣很遜」、「這樣會是大家所羨慕的」、「這樣很瞎趴」等等的口白出現。彷彿在這故事中,他人的眼光,對做為男性的主角來說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而影片中處處表現出的男性形象,也展現出這個社會對於男性的期待,還有做為男性的主角所對自己的要求。這讓在觀看的我同時思考—「男人,到底要為了『成為男人』,投入多少血與淚?」。


成為「男人」的重擔


「我有時會不自覺地站出來要帶領其他人,就算我其實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會覺得照顧大家是我的責任,儘管我自己已經精疲力盡...

男人們,從什麼時候開始,強大成為我們的義務?勇敢成為我們的標配?

儘管國內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推行多年,社會大眾對於性別平等的知能逐漸普及,當今社會上對於男性在各個場域情境中仍有許多不同的要求:高富帥依舊是社會對於男性在擇偶市場的時被要求標準;成家立業依舊是男性成年後被期待的家族任務;工作上被期待領導團隊、展現魄力仍是對於男性的第一印象;在交友市場中風流倜儻而瀟灑不拘的表現仍被推崇;性行為中對勇猛追求與巨大的性器官仍是為驕傲的表現;強健的體魄與優越的運動表現仍被視為必要條件....等等族繁不及備載。這些社會所對「男人」的期待遠遠超乎小時候課本所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這麼的簡單。每位被社會所建構出來的男性,都在這追求成為可靠、有力、獨立而堅強的「男人」—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已經潛移默化下自動追逐的。看似理所當然的社會標準與眼光,使可以達到標準的男性獲得肯定與尊敬,卻也使做不到的男性被要求、鞭策著,以成為足夠「合格」的男人。

「這種事怎麼可以說出來,這很丟臉...

「別人一定是看我不起,所以我要讓他們知道我不是好惹的...

男人們,我們的生命中有多少時刻,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格?不夠強大?

無論是男人們對人的柔軟、與人相處的溫柔特質,還是對關係敏銳或面對困難時的示弱表現,社會、歷史、文化建構了不肯定或讚揚的氛圍,甚至塑造不接受的趨勢與處境,而「成為強大的男人」仍為當今男性的重要目標。然近半個世紀以來,許多研究陸陸續續指出,對於男性在追隨被社會所追崇的霸權男子氣概(hegemonic masculinity)時,是持續對於男性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的,包含造成長期的慢性壓力、罹患疾病時的就診意願與就診時機等,也男性在情緒當下時的表達意願與方式中影響,進而衝擊著在親子、伴侶、人際等關係。就像山道猴子影片中的主角一樣,研究指出男性情緒表達絕大多數為「憤怒」與「攻擊」,如同影片主角儘管面對女友的背叛與負債的壓力,只能透過發文攻擊的方式面對感受一般,許多男性的憤怒所蘊含的卻是無可表達的「悲傷」與「失落」。更別說為了讓社會核可自己為合格的男人,愛面子、愛逞強所帶來高風險的行為也會帶來身心危險行為——物質性成癮(煙、酒、毒品)、高風險的行為等,也可能因此導致財務控管失當而負債。宛如山道猴子一般,若持續追求成為目前社會所尊崇的理想(或幻想?)中的男人,男性們所付出的代價,遠遠超乎自己所預期。


擁抱脆弱,看見多元,走進真實


依照「人在情境中」的眼光來看,我們生而為人,無論在想法還是感受的體驗上,亦或對自己的認識、所追求的目標、對他人與自己的期待與想像,也都受到整個社會文化、家庭、工作環境的影響。作為男性,在「成為男人」的過程中,到底「什麼是男人」的標準也都與個人、環境與文化有關。但如果成為「合格」的男人需要付出這麼多代價而且可能無法達到,我們還要自己成為什麼樣的男人?又可以讓身邊的男性們成為什麼樣的男人?

「我能不能允許我自己不這麼堅強一下下,能不能讓自己難過與悲傷?」

也許承認自己柔軟與脆弱,也是勇敢的表現,也是成為男人的時刻之一。

然具希望的是,性別的框架與期待在教育的推進與各社會運動的推衍下,逐漸有所鬆動。近幾年來「男人應該有的樣子」的選擇與可能性越來越拓展。男子氣概典範的逐漸鬆綁,讓他人對於男性的期待開始日趨多元。過往認為「不夠格」的男性形象逐漸被「多元性」所取代,因此,只要當事人所認同的「男子氣概」被自己所接受,與先前相比,他人已經比較以不批判與攻擊的態度面對與看待。

曾有研究指出,對於性別角色與期待追尋較為多元的男性們,在身心健康上更較追尋單一年男性形象的男性更為穩定。到底「什麼是男人」、「什麼樣才夠Man」這些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因此當存在在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給予「男性」有多一點的可能性與選擇,那這社會中「男性」就可以減少透過追隨這社會所期待的樣子,來成為大家眼中夠格的一名「大男人」;當每一位參與在社會中的我們都鼓勵男性以多元方式展現自己,以獨特的眼光來看到每位男性,那每位男性也就更有機會以多元而獨特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感受、想法與期待,也會因此這些男性的後代子孫、身邊的親朋好友,就也有機會感受到來自這些男人的真實情感,也能使關係更靠近,中止「男人應該」的毒性男子氣概魔咒。

「我是個男性,也是個男人,我怎麼被教育著?我又怎麼被期待著?」

如果前述是以「拓展男性可能性」的眼光,那做為社會中的一份子,持續對於自己的性別經驗覺察也是重要的一環。無論做為順性別男性、順性別女性、跨性別男性、跨性別女性、非二元性別者,這社會對於男性的要求與期待始終影響著我們對於自己、對於他人的互動關係中(例如:女性會被教導順服男性的領導、對於男性不擅言詞與情感表達應該予以包容...等等)。除了允許、尊重自己與他人可以有除了「標準答案」以外的選擇外,對於自己如何做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決定、心中如何思考與感受,這些與性別的教育與養成有甚麼影響,對於鬆綁男性框架是有所幫助的。也許並非每位男性都希望自己可以在面對失望時以憤怒表達,也或許不是每個男性都想成為身強體健的體育好手,而當自己與所被社會期待的不同時,理解對自己的期待如何被社會所建構、我們又是如何被要求塑造自己,卻也替自己拓展了一段屬於自己的自由,一段允許成為自己的自由。

「山道猴子的一生」做為一個Youtube影片,有人說他真誠真摯,有人說主角很屁,但我卻不禁想,這其實寫的都是每一個男人在長大過程中的故事。社會給男人的枷鎖與負擔,其成本與後果也需要整個社會一同承擔。鬆綁男人吧,從覺察和接納開始,讓男人們被自己、被親友、被社會允許,走進多元的可能性;也鬆綁每個人吧,當男人不再需要尋求勇猛、強大與堅強,人們也能更被接納屬於自己獨特的樣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