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擔心自己沒跟上新動態?淺談「錯失恐懼(FoMO)」
撰文者:曾心一 實習諮商心理師
「欸,你有看到他在社群網站上Po的那篇文了嗎?」
手機跟我們的生活緊緊相依,不管是網路流行話題、朋友近況、股市變化都能隨時瀏覽,我們的生活已然與眾多資訊密不可分、被其所影響。有時候,我們可能會為了跟上最新資訊而緊盯著手機,擔心下一秒就錯過了什麼,甚至因而產生「不想落後、不想跟不上話題」的焦慮。如果你也常有這種心情,代表你可能有「FoMO(Fear of Missing Out)」,也就是「錯失恐懼」的狀況喔!近期彥德實習心理師與我們分享社群媒體使用的議題,本文將深入探討其中所提的FoMO概念、常見情境、可能影響,並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應對。
FoMO是什麼?
FoMO,即「錯失恐懼」,是一種對錯過重要事件或機會的恐懼和焦慮感。當我們渴望瞭解卻無法實現時,可能就會產生這種感覺。當我們看到別人在社群網站上分享新照片、社群上出現最新動態與消息時,可能會覺得自己錯過了什麼重要的事;因為擔心錯過,便會出現FoMO。這樣的感受會導致一些行為產生,例如不斷地看手機、一直滑社群網站/po文等(Tanhan等人,2021)。
常見的FoMO情境
1. 當你看到朋友在社群網站上分享聚會的照片,發現自己沒有被揪⋯⋯
「什麼?怎麼沒有人約我?」「我該不會被排擠了吧……」
2. 當你在逛線上購物網站,網站給了20%off的限時優惠⋯⋯
「好像沒有到很想要,但怕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還是先買起來吧!」
3. 當你聽到新八卦,才發現自己是朋友群裡最後一個知道的……
為什麼我們會FoMO?
1.想要與他人聯繫
FoMO 與一個人想維持人際關係的渴望有關,當我們覺得自己得與其他人的所作所為保持聯繫、或對別人的生活很好奇時,就可能出現 FoMO;換言之,FoMO 的出現可能是我們對人際關係的渴望、對歸屬感的需求,抑或是對被社會排斥的恐懼等負面情緒。研究也指出,對社群網站依賴性高的人更容易出現FoMO(Gupta & Sharma,2021)。
2.競爭與炫耀心理
我們都會期待自己的生活幸福而滿足,但有時候對物質與心靈生活的追求可能已經遠遠超出了滿足,而是想力求更華麗、令人稱羨的,例如旅遊、買房買車等情境,一個人要的不只是滿足「需要」,而是展現自己的經濟實力的「想要」。當這種對追求沒有帶來幸福,反而令人焦慮,便可能出現FoMO(Tanhan等人,2021)。
3.社群媒體與智慧型手機的盛行
當手機愈來愈方便,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從網路上瞭解別人的生活、互動交流,也就承前所述,不管是與人交往的渴望、競爭心態,都可以在社群平台上實現。我們可以藉此平台取得資訊、滿足競爭與比較的慾望,但同時也因著手機使用的習慣形成期待、深陷其中,可能看著別人在網路上美好的生活,因而自我懷疑、擔心自己跟不上或比不上別人,進而陷入了FoMO的狀態。
五招教你應對FoMO!
在瞭解FoMO的內涵與成因之後,本文參考過往研究,整理出下列五種應對FoMO的方法(Gupta & Sharma,2021;Alutaybi等人,2020),讓我們一起如何協助自己脫離被資訊控制的焦慮:
1.專注於自己
透過關注自己的需求和興趣,發展自己喜歡的事物,可以增加我們的自信心、減少對他人生活的依賴。同時,學習專注於自身當前的體驗、欣賞自己身邊發生的事與生活,能使我們較不易被社群網站上別人的生活所干擾。我們可以學習珍惜自己的經歷,每個人的生活都獨特而難得,價值與體驗難以衡量、更無法被比較。
2.理性思考
當FoMO感覺湧上心頭時,可以停下來問問自己、思考這些問題:
(1) 錯過這件事有多重要?對自己的生活有什麼實際的影響?
(2) 社交網站上別人的生活都是真的嗎?
(3) 別人的評價/按讚數有多重要?那對我有什麼影響?
透過這些問題能協助我們思考自己受到FoMO的影響,梳理焦慮感受的背後是什麼,便可以協助我們減輕過度的焦慮與非理性的想像喔。
3.好好經營重要的關係
經營人際關係可以滋養我們的生活,但不只是透過在社群網站上互相追蹤這一種方法。邀請你想想看自己期待的人際關係長什麼樣子、如何經營與互動。當感受到FoMO時,可以嘗試與對方溝通你的需求與感受;同時,你也可以嘗試主動出擊,邀請對方一起活動(如從事雙方的興趣),享受關係間真實的珍貴時刻,進而降低孤獨感、增加連結喔。
4.發展更健康的使用習慣
FoMO與社交媒體的使用息息相關,那麼我們也可以透過控制社交網站的使用因應FoMO,減緩被資訊控制的焦慮。例如,可以設定3C的使用時間限制,控制自己可以使用的時長與頻率;再者,也可以將通知關掉,或使用「專注模式」減少通知,以及透過相關app協助自我控制。
5.透過自我對話來控制
承上,靠意志力忍耐不做某些事的衝動有時蠻困難的。在面對FoMO帶來的困擾時,我們可能會對自己說「不要再滑手機了!」,但不見得有效果,這時我們可以試著換句話說,例如:「我沒有必要現在滑手機」、「我決定不要檢查新的通知」等。透過這樣的句型提醒自己是有能力、有毅力的,有決心做好自己期待的行動。
隨著當代社會互動型態變化, FoMO議題逐漸浮現也備受研究社群關注。透過自我覺察與認識,整理自身感覺與想法,能協助我們認識自己究竟在焦慮什麼,進而更好的回應、緩和內在情緒。除了上述方法之外,也歡迎你在面對生活中各式感受與議題時,尋求專業資源的協助,透過心理師等專業人士與你一同瞭解自己、找回生活的平衡。
References
Alutaybi, A., Al-Thani, D., McAlaney, J., & Ali, R. (2020). Combating fear of missing out (FoMO) on social media: The FoMO-R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7(17), 6128.
Tanhan, F., Özok, H. İ., & Tayiz, V. (2022). Fear of missing out (FoMO): A current review. Psikiyatride Guncel Yaklasimlar, 14(1), 74-85.
Gupta, M., & Sharma, A. (2021). Fear of missing out: A brief overview of origin,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and relationship with mental health.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9(19), 4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