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5日 星期二

給陪伴者的提醒~心與心最近的距離





陪伴者無條件的接納與從容的陪伴,使喪親者能安心的讓人陪伴,能放心的吐露心情,能不擔心遭遇異樣眼光與言論,這便是最美的安慰。




◎蘇絢慧


   當親友失去了一位重要的人,要怎麼安慰他們?安慰這個字的英文是comfort,動詞可解釋做安慰、使舒適、鼓舞與放鬆。若是以形容詞comfortable來說,有舒適的、舒服的、愉快的意思。


  這真是一個很美妙的字,它將苦難中人與人互動的心靈感覺表達了出來,若是你的痛苦悲傷心靈,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到舒適、感受到鼓舞而得到暫且的放鬆,正是因為你得到了安慰。


  為什麼一開始便提到這字的意涵?那是因為現代人安慰人的能力越來越薄弱,本是出於好意的安慰,在不經意中,可能演變成一種傷害或困境。人們在傳遞安慰或是接收安慰的歷程中,並未感受到心靈的靠近,反而感受到束縛與沈悶的氣氛,讓人想快點結束悲苦憂傷的談話過程。


  面對死亡,更是讓人不知從何安慰起。死亡事件往往伴隨驚駭、恐慌與痛苦的情緒,若要安慰一位失去摯愛的人,安慰者不可能不感同身受,也不可能不觸碰過程中的傷痛與哀淒。


  一個家庭失去一位家人,家庭將面臨崩裂與重組,相同的,一個人失去一個重要的人,生活也會面臨崩裂與重組。這是正常的過程,但並不是容易的過程,它包含了有形與無形的重建,從家庭功能的重建、家庭生活次序的重建,到心靈能再感受平靜與安然的重建;不需再擔心死亡的威脅,也不需迴避想念死去的親人。當死亡事件變成一種生命歷練,幫助我們去經驗與理解人生,那它的傷害也就結束了。


以同理心感同身受


  身為喪親者的親友,我們所傳遞的安慰是重要的。死亡雖是不可抗拒的破壞,但溫暖與支持的安慰,會為喪親者的生活持續注入生命力量,有了重建生命的力量與勇氣。


  安慰,是為了使人減輕痛苦而非增加痛苦,所以需要一些心理預備與技巧。然而,最重要的莫過於心,也就是態度。態度影響行為,行為影響安慰的果效。安慰喪親者合宜的態度,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同理心」。也就是感其所感、知其所感。聖經上有句很美的話:「與哀哭的人同哀哭」,就闡釋了此一內涵。要與哀哭的人同哀哭,看起來似乎簡單,但真的能在安慰的當下表達出來,卻是相當困難的。


  因為人往往懼怕沈重的心理壓力,又將「悲傷」和「消極」、「怨天尤人」劃上等號,我們總以為安慰便是立即消除喪親者悲傷的念頭與感覺,我們會試著要他們別再多想、要往前看、別再回顧。許多時候,我們要喪親者忘記死去的重要之人,趕快面對現實,過新的生活。


這些安慰好似有理,卻不一定是喪親者的心理需求,因為喪親者的情感面並未獲得適當的抒解,也未獲得足夠的時間來悼念所逝去的,更別說是重整。


來不及處理的悲傷


  在工作中,我所服務的對象有許多是喪親者。他們告訴我,喪失親人的痛與來不及處理(unfinished business)的遺憾與悲傷,常無人可訴說,別人似乎無法理解那種錐心之痛,只能在夜半時、獨處時暗自落淚與思念。


  悲傷治療大師 William Worden 在他的學說裡強調「沒有人能杜絕悲傷,除非他沒有愛」。他更進一步提出調適悲傷需要完成四個任務:接受失落的事實、經歷悲傷的痛苦、重新適應一個逝者不存在的新環境、將情緒的活力重新投注在新的關係上。


  這是喪親者需要經過的悲傷調適歷程。外人往往很難體察這種失去對喪親者生活產生的變化是何其大,但對喪親者來說,即便是吃頓晚餐,看見餐桌旁原先有人坐的位置從今以後都將空缺,心裡的失落感與沈痛恐怕是不易對他人提起的個別性感受與經驗。


  好的安慰者要能洞悉這一切;能敏感體會喪親者的情緒反應,又能看出喪親者走在哪一階段或正在完成什麼任務。安慰者不僅要能理解喪親者的需要,更要給予慈愛與寬容,以開放的心聆聽喪親者的心思意念,不以個人的過去經歷或價值觀點分析與判斷,或以自己認為好的調適方法要喪親者接受。


  例如,對喪失子女的,有些人會安慰:「孩子再生就有,快快生一個吧!」或者失去伴侶的,有的人會急著介紹新的對象,希望空缺的位置有人填滿。或是喪親者悲傷歷程尚未完成,暫時無法面對社交生活,親友卻安排旅遊或社交活動,強烈的要喪親者走出來。


  這些方法並非幫助喪親者重新定位和死者的關係型態,也非從自身內在找尋力量超越這個苦難,好進一步在破裂中獲得身心靈的和諧。反而只是不斷借重外界物質或刺激暫時轉移或替代真實的悲傷感受。


從接納與寬容開始


  失喪親人雖是人類共有的經驗,但這經驗中的內涵與感受卻是獨特的,難以推論,所以安慰喪親者絕無定律與規則。想要安慰或陪伴喪親者的有心人士,可以從接納與寬容做起,像是對喪親人表達感同身受:「你失去了一位重要的親人,心裡被撕裂的感覺真的很痛。」「這一切太意外了,讓人無法置信,讓人身心都亂了。」也可給予無條件的接納:「哭吧!這種痛需要眼淚來撫慰」、「你可以生氣,因這一切太混亂,讓人失去了控制力。」


  這些言語說出了喪親者存在卻無法啟齒的感受(因有些不合乎社會文化價值和禮儀),會讓他們感覺被理解。而你的無條件接納與從容陪伴,也將使他們安心與放心。


  能安心的讓人陪伴,能放心的吐露心情,能不擔心遭遇異樣眼光與言論,這便是最美的安慰,也是最舒適與最放鬆的安慰,我想,這便是心與心最近的距離了。


 

現正放映【奇蹟的夏天】








劇情簡介:臺灣後山─花蓮縣美崙國中,一群皮膚黝黑的陽光大男孩正在炎炎夏日裡作著他們的年少大夢;在海邊的足球場上,揮汗踢球奮力前行;球場就是他們的天堂,年紀雖小志氣卻比天高,最大的願望就是一輩子都跟足球當好朋友;為了培養絕佳的默契以及接受嚴密的訓練,這群青少年們打從上國中的第一天,就一起生活在6坪大的球員宿舍裡:一起吃飯、一起上課、一起洗澡、一起練球,說他們是同學,其實更像是兄弟,受傷時互相扶持,贏球時一起慶祝,親密緊貼的生活令他們情同手足,可愛的大男孩們甚至半夜還會在作夢時起腳!而球隊教練,就如同他們的父親,跟他們生活在一起,不但要指導他們踢球,更要教導他們做人做事的道理!他們用熱情燃燒生命,面對理想全力衝刺,面臨國中生涯最後一個夏天的全國戰役,這個夏天,命運之神會以怎樣奇蹟的方式出現呢?他們是否會一起贏得畢業前最終的一場戰役呢?



看了一部台灣的紀錄片,被一群男孩子感動,也被所謂男性的情誼感動。但首先要感謝導演對這個議題的興趣與發掘,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群人默默的在為台灣的足球未來努力與奮鬥,也從來沒想過台灣是可以有足球潛力的。



看片子的過程,我跟著導演的鏡頭認識了這群男孩,看見這群男孩因為足球有了一個夢,也看見他們的未來似乎可以被期待。他們大都是單親家庭,有著辛苦的生活背景,若以環境來看,勢必會是弱勢族群,但因為足球,他們有了很多機會開拓視野,體會不同的經驗,並且在團體的生活中,學習自我照顧與相互照顧。



我沒有看到他們的自怨自哀,看見的是他們如何堅持著自己的夢想,以耐力、毅力與體力克服許多的困難與限制。我看見他們學習如何承擔自己的生命,也看見他們如何體驗與享受生命。他們實在是熱情的活著。



我的淚水隨著影片流下,那不是苦痛的眼淚,而是感動的眼淚,覺得他們好努力的打拼,好用心的對待彼此,好單純的體會生命的活力。見到他們一起培養的默契最後因為畢業而分離了,心裡悵然,覺得這種美好不要分開該有多好?但心一轉,又覺得人必須在分離中學習迎接不同的變化與挑戰,如此才能激發出更多的成長。



我很喜歡導演營造的戲劇張力感,誰說紀錄片不能拍的精彩而動人呢?!誰說紀錄片一定要拍的很藝術,藝術到讓人看不懂呢?!



這部片不會讓人看不懂,你會從裡面看到生命的活力是什麼,也會在心裡默默的為台灣加油,至少,看完這部片後的我,對台灣的未來是有盼望的。



 by 絢慧








四分之一世紀的堅持



那年我才剛滿十歲,這些同工已在上帝的帶領下,開始助人的工作了。

另外的排版方式,這兒請!





人生有幾個世紀?一個?兩個?



人生有幾個千僖年?一個?兩個?



算算他們從上個世紀、上個千僖開始,

 

當台北市的電話號碼還不是八碼時,

當志願服務還不是那麼廣為人知時,



他們已經開始一星期七天,一天12小時,

默默地在電話線的這一端,

真誠的問候每個來電者「平安線,你好!」





在聖誕夜,他們不曾休息;

在大年夜,他們不會休息;

颱風天,除非是全台灣停止上班上課,他們還是一樣值班;

就算是SARS期間台北處處風聲鶴唳,他們還是不曾停歇,繼續上線。





一個人的生命有多長?一個25年?兩個25年?三個25年?還是四個?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選擇: 生長在怎樣的家庭、遇到怎樣老師、生了什麼的病…太多太多了,

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我們的信仰、我們的態度、我們的朋友,



以及,

我們生命的深度及廣度。





不是為名,這些志工行事低調不會張揚身份;

不是為利,這裡沒有內線交易也沒有生財之道。





因為他們知道,在這裡他們選了一條使生命更寬廣的路,

而這條路也使得他們的生命變得豐富了。





謝謝這群平安線的志工,

儘管他們不見是信徒,

儘管他們年齡相差半個世紀,



但是他們在這裡,選擇在這裡、電話線的這端,



為他們的生命做一個選擇,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平安線,27歲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