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26日 星期日

做世界的光:平安線第15期職前訓練開跑!

有一首台語的聖詩這麼唱:


主在叫咱人,做真光的燈,

親像一枝燭火,冥時照光明;

此世界是黑暗,多多人躑躅(跌倒的意思),

咱當照他光,一人一隅!


平安線第15期的職前訓練即將於3/2正式開跑,

有將近百位的熱心人士參與本次的訓練。



願神保守每一位參與的講師與學員,讓他們做世上的鹽和光!



本次訓練課程的內容如下:


馬偕協談中心—「平安線」第十五期義工職前訓練第一階段理論課程表

上課日期:95年3月2日至95年4月18日

上課時間:每週二、四PM7:00-9:00

上課地點:馬偕新大樓15樓(階梯講堂)















































































































次別


  日  期


星 期


  課 程 內 容


講  師


1


3月2




開訓典禮‧心理測驗


王榮義主任


2


3月7




人格發展與自我探索


莫茲婷心理師


3


3月9




全人理念與助人關係


呂奕熹心理師


4


3月14日




信仰與人生


王榮義主任


5


3月16日




良好諮商關係的建立


白寶鳳心理師


6


3月21日




親密關係


謝文宜老師


7


3月23日




失落悲傷與臨終關懷


蘇絢慧老師


8


3月28日




性侵害、兒虐與家暴


林嘉郁心理師


9


3月30日




家庭如何塑造人


王鳳蕾心理師


10


4月 4




壓力調適


曹淑華心理師


11


4月 6




輔導的理論與實務


鄭玄藏老師


12


4月11日




人際關係與溝通


施如珍老師


13


4月13日




精神疾病的認識與轉介


方俊凱醫師


14


4月18日




社會資源的認識與運用


蔡莉莉主任



 


 

2006年2月14日 星期二

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社會工作師的差別

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社會工作師的差別



在過去精神疾病患者或家屬常見的問題中,就是這樣的狀況應該要找誰?看精神科?好像心裡面有點怪怪的,看心理醫師?目前台灣好像也沒有這樣的制度;找社工師?又不知道他們是幹什麼的。臨床心理師跟諮商心理師又有什麼不一樣?以下就簡單說明如何去判斷。



 



舉個例子。小彤是個未成年的國中女生,因為碰到情人節,偏偏被男友給甩了,心理面很鬱卒,不知道該怎麼辦,甚至會想要自殺,這時候就可以找諮商心理師做心理諮商。如果小彤的狀況已經撐了好幾個星期,並且出現失眠、食慾不振、甚至幻想男友又回到身邊來照顧她,每天跑到男友家門口去等,這樣的狀況就需要就診找精神科醫師,或是由精神科醫師轉介給臨床心理師作心理治療。但是如果小彤因為很「盧」,幻想男友可以回到身邊,每天都要偷跑出門,爸媽受不了把小彤鎖在家裡,甚至爸媽因此而生病,全家陷入極度混亂的狀況,這樣的情形就可以找社工師尋找社會資源協助小彤跟她的父母親。



 



所以,就不同的負責方向,簡單的分別如下:



 



精神科醫師=嚴重的精神疾病,像幻聽、妄想,以及長期的情緒困擾等等,需要服藥的狀況,就找精神科醫師。特別是涉及腦部病變或是特殊的生理狀況,例如曾經車禍腦部有受傷,還是先天就有腦部的病變問題,還是找精神科醫師最好。心理師或社工師如果發現當事人有精神疾病的狀況,需要用藥物支持,就必須先轉介給精神科醫師進行診斷跟處理,經醫生囑咐後,心理師或社工師才能繼續協助當事人。精神科醫師主要的工作地點在醫院,或是個人開設的心理診所。幫助當事人的角度在於當事人的疾病,包括持續性的困擾,或是突發性緊急的狀況。醫師通常是醫學院七年訓練畢業的專科醫師,領有醫師證照與專科證照。



 



臨床心理師=嚴重的精神疾病,經過醫師的藥物治療後較為穩定,需要心理治療者,通常會由醫師做轉介。臨床心理師比諮商心理師多一些精神醫學的訓練與經驗,但仍需要醫師的醫囑才能處理。目前臨床心理師也可以處理一般的情緒問題或家庭問題,但方式跟諮商心理師較為不同,使用的學派也不太一樣。臨床心理師的主要工作地點就在醫院,或是個人開設的心理治療所。幫助當事人的角度在於當事人因疾病引起的心理困擾,特別在於腦傷跟精神分裂症,以及持續性的心理困擾。臨床心理師通常是從臨床心理研究所碩士學歷畢業,並考取臨床心理師執照,部分臨床心理師則是由早期高考之心理師直接換證,或是通過特考取得執照。



 



諮商心理師=一般的心理問題,舉凡情緒困擾、家庭問題、親子關係、學習障礙或是生涯規劃等等,甚至企業急需的員工協助方案(EAP)計畫,都可以找諮商心理師。但每位諮商心理師的專長不同,需要多加打聽。諮商心理師比臨床心理師多一些醫院之外機構的經驗,對於精神疾病之外的問題,有比較多的經驗與資源。諮商心理師的主要工作地點在學校、基金會、助人機構,或是個人開設的心理諮商所。幫助當事人的角度在於當事人的一般心理困擾,包括不嚴重但持續性的,以及臨時因特殊因素暫時性的。諮商心理師通常是從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學歷畢業,並考去諮商心理師執照,部分諮商心理師在心理師法通過前即從事心理諮商工作,透過特考取得執照。



 



社會工作師=舉凡特殊的情況,例如家暴、性騷擾、性侵害、兒虐等,或是例如需要心理治療或諮商,但是無法負擔經濟的壓力,社工師都可以協助當事人找到最適用的社會資源,當然社工師也可以給予簡單的情緒支持或同理,但社工師不能進行更深入的心理諮商或治療。社工師的主要工作地點在醫院、公家設立的社福單位、一般助人機構等等。主要幫助當事人的角度在於社會資源的協助,以及一般情緒上的支持與陪伴,包括持續性與突發性。社工師通常畢業於社工系大學學歷畢業,通過社工師考試取得證照。



 

引用:給所愛的人驚喜

這是協談中心主任王牧師所寫有關於情人節的愛,以及情人之間的互動方式。

閱讀本文請按下列連結: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2006年2月7日 星期二

如何克服「假期症候群」

雖然已經開始上班,但是年的味道總要元宵節過後才算結束。不管是上班還是要開學上課,在這麼長的假期結束後,總是會有些慵懶的症狀,例如沒有動力無精打采,無法專注於手上的工作,覺得全身痠痛,碰到工作或書本就開始打瞌睡,下班或下課時間還沒到,心已經飄到網路遊戲、電視節目或是棉被窩裡面去了!這樣的狀況總是要持續一段時間後才能慢慢回復過來,基本上,都可以算是「假期症候群」。喂!電車男都演完結篇了,該收心了吧!



想要克服假期症候群,必須從生理上與心理上同步來調整,才會達到最佳的效益。我們會建議您可以試試看下面的幾個方法:



1.設定固定的時間表,按表操課:



每天固定的時間上床睡覺,最好不要太晚,每天睡飽7-9小時,固定時間起床,固定時間進食三餐,每天固定時間工作或讀書。使用固定的時間表,生理才能了解你的需求,讓全身的能量可以定時的調配,否則一團混亂,該睡不睡,該清醒不清醒,這樣就比較不好。



2.以儀式宣告假期的結束:



去平溪放個天燈,告訴自己從現在開始要努力認真;把遊戲機全部拆線,收到紙箱裡面放好,上面再貼一張自己寫的封條;或是將網路遊戲中的寶物分送好友,並且將程式刪除掉,告訴自己是該退出江湖金盆洗手的時候。用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儀式來宣告假期已經結束,讓自己心理也能夠準備應付接下來的挑戰。



3.多做運動,多吃蔬菜,多曬太陽:



假期期間最常大魚大肉,不然就是有吃不完的零嘴,要在過年期間不胖個一、兩公斤,需要有很大的毅力才行!而長期坐在沙發上當發呆的馬鈴薯頭,不僅可能會引發肩膀酸痛,渾身不對勁的感覺,也會讓肚子上的肥胖細胞囤積的更利害。因此,在工作讀書之餘,每隔一段時間就站起來動一動,或是扭腰擺臀,或是做做健康操,都能幫助回復注意力與體力。飲食方面則多食綠色蔬菜,增加纖維質的吸收,用自然飲食的方法幫助體內作環保,比你吃再多的藥劑或喝再多的飲料都要好!而陽光更是最好的補給品,趁著冬天有陽光的時候稍微曬一下,若能配合節奏快一點的步伐走30分鐘,失眠黑眼圈、煩惱睡不著就很快會不見囉!



4.找夥伴一起努力,效果加倍:



自己一個人要改變現狀,說實話,真的不能忽略人的惰性!所以,要調整「假期症候群」的影響,可以找一位或一群親朋好友共同努力,就像比賽一樣,改變的動力會加倍喔!例如找兄弟姊妹,或是同班同學、同辦公室的同事等等,都是可以號召的對象,而在明的彼此鼓勵,暗的互相監督的狀況下,相信更能克服假期症候群的影響。



5.如症狀沒有改善,盡快尋求專業的協助:



有時候生理或心理的時鐘亂了,自己也沒辦法調回來的時候,最好能夠暫停一下,就像把電池拔掉一般,讓自己能夠沉靜下來。不過有時候總會有失控的情形,這時候最好找尋專業的協助。例如睡眠的問題可以找家醫科醫師幫忙用藥物調整,心理的問題嚴重的則可以找身心科或精神科,如果是輕微的則可以找合格的心理師進行心理諮商,清清心理的垃圾桶就可以囉!



祝各位都能精神飽滿,充滿希望喔!

2006年2月6日 星期一

轉貼:逆境可以是人生的祝福

這是本中心實習諮商員蘇絢慧老師的文章,

絢慧的文章充滿對自己人生體驗的哲思,

常常會在他的文章中找到人生的轉彎處。

請按以下的連結進入閱讀。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轉貼:做自己的再生父母

這是本中心曹淑華心理師所撰寫的文章,

主要提到親子之間的互動與彼此的接納。

請按下列的連結前往閱讀。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