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沒你想得那麼好!—淺談冒牌者效應
協談中心 實習諮商心理師 翁世樺
「這次只是我運氣比較好而已!」、「其實我根本就沒大家想得那麼好……」、「他們會不會發現其實我什麼都不會……」你是否曾經浮現這樣的念頭,在被稱讚之後,反而開始感到心虛,擔心下次就會被「拆穿」?冒牌者效應(Impostor Phenomenon)所指的就是這樣的心理狀態,它令人無法坦率地接納成功,陷入自我懷疑的痛苦循環中。
ㄧ、冒牌者效應的形成因素
這個名詞來自於Pauline Rose Clance與Suzanne Imes兩位學者在1970年代的研究,他們訪問了150位高成就的女性,發現這個現象普遍存於這些女性之中。經驗到這種狀態的人,容易將成功歸諸於跟能力無關的外在因素,難以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傾向跟別人比較,弱化他人的缺點和自己的優點。他們往往認為自己是仰賴外表、透過一些手段才獲得成就。簡單來說,就是認為自己配不上現在的角色位置,而是欺騙了大家才獲得目前的成就,並且擔心有一天被揭穿其實自己是沒有能力的。
而人們為什麼會受到此種信念的影響?通常這些自認為冒牌者的人,在兒時會透過過度的努力來獲得關注與支持,若沒有達到父母的期待,可能就會感到羞恥,這亦導致了他們對自己抱持著不切實際的期望,認為在被教導之前就必須知道怎麼做,或是提問與求助是令人尷尬的,預期凡事在第一次就得成功,否則將會被他人羞辱,犯了一個錯就等於全面的失敗等等。而除了內化父母的價值觀之外,社會的框架也有同等的影響力,比如社會大眾對於性別角色的期待,在此研究中,事業成功的女性之所以容易陷入這樣的困境,是因為她們打破了家庭與社會的框架,遭受非議的機率更高。
二、冒牌者效應常見的行為表象
面對挑戰他們有兩種主要的應對方式,一種是馬上開始著手準備,不然就是拖到最後一刻才瘋狂工作。當事情順利結束之後,他就會告訴自己,這次是因為有提前準備,意味著他需要投注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或是這次他恰好很幸運,能搶在期限之前騙過大家。完成任務後通常會獲得賞識和獎勵,漸漸地他會開始相信,這些質疑自我、不安害怕是做事成功的必要條件,進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且不斷被強化,難以打破,其中所獲得的成就感是很短暫的。也因為要求完美的表現,所以總是無可避免的失望。他們經常感到焦慮、害怕、低落,必須總是維持一個成功的形象,否則就形同暴露自己無能、毫無價值的那一面。
三、如何打破冒牌者效應
冒牌者效應讓人沈溺在挫折感中,沒有餘力去享受成功帶來的美好果實,然而要跳脫這個迴圈並不容易,面對如此難題,團體治療是個不錯的選擇。在團體中,我們不僅可以探索個人內在的糾結,還有其他成員們提供不同的觀點,看到外在社會的期待與影響。藉由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我們能夠仰賴關係提供的支持與力量,無需單打獨鬥;亦可找尋擁有類似經驗的夥伴,陪伴彼此對抗這個難纏的聲音,重點在於打破被拆穿的恐懼和羞恥感,一旦開口,也許你會發現身邊不少人都有相同的困擾,何苦獨自承擔?在個人層面上,我們可以嘗試給自己多點彈性,允許犯錯的可能。要記得沒有人是完美的,而成就感通常來自於超越過往的失敗,正是因為走過令人無法忍受的挫敗,更凸顯了成功的得來不易與甘美。
要對抗這個內在聲音並非一蹴可幾,可以先從一小步開始做起,練習將事實和感覺區分開來,任何人都有覺得自己很蠢的時候,但要意識到即便你覺得自己不好,不代表你真的做得不好。完美主義可以敦促我們前進,可是記得把焦點放在最重要的事上,不要過度執著在日常小事。另外,養成記錄的習慣,詳細記下自己做得好的地方,越具體越好,如此才能看到成就是奠基於實際的行動,就像是累積自信的證據,當自我懷疑又冒出來之時,可以翻閱這些筆記,一遍遍地複習你做得好的大大小小事項,適時回顧成功經驗,提醒自己這一路走來做到了什麼,真的都只是巧合或運氣嗎?
如果還是做不到,就暫且把自己當作一個冒牌者吧!假裝自己是個贏家,擺出厲害的姿態,即便心裡不是那麼確定、還是有點害怕,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有一天你會發現,要相信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其實沒有那麼難。
參考資料
Clance, P. R., Dingman, D., Reviere, S. L., & Stober, D. R. (1995). Impostor phenomenon in an interpersonal/social context: Origins and treatment. Women & therapy, 16(4), 79-96.
Sakulku, J. (2011).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The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 6(1), 75-97.
Young, V. (2008). The Impostor Syndrome. Finding a Name for the Feelings.
周慕姿(2014)。「我,有那麼好嗎?」-從早年成長經驗脈絡,理解具單親家庭經驗獨生子女形成「假冒者現象」之歷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學位論文。(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