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1日 星期一

電影賞析:從27件禮服的秘密-關於「照顧者症候群」的故事

這是由本中心簡匯育老師撰寫的文章,請參考。





從27件禮服的秘密-關於「照顧者症候群」的故事

  

【劇情簡介】



珍,一直都很會照顧別人,但卻不太會照顧自己。她的一生都在成就別人的快樂-從她衣櫃中滿滿的二十七件伴娘禮服就能證明。在某個特殊的夜晚,珍試著在曼哈頓與布魯克林兩地舉行的婚禮趕場,一位報社記者凱文目睹了這一切,他清楚關於這位婚禮狂的報導,將能使他脫離報紙的婚禮專欄。



珍發現凱文的憤世嫉俗與她最熱中的事物-也就是婚禮-完全相反,於是兩人產生爭吵。讓珍一度井然有序的生活更形複雜的,是她妹妹泰絲的到來。泰絲迅速讓珍的上司喬治拜倒在她的裙下,並央求她永遠樂於助人的姊姊幫忙自己與喬治的終生大事…。(引自yahoo電影介紹)

 

【電影賞析】

27件禮服的秘密,乍看之下也許是個充滿浪漫色彩的愛情故事,但細究主角珍本身的家庭背景與其日後樂於照顧他人的習慣而言,所反映的也許是一種值得深思的現象。



在故事的脈絡之中,珍自年幻失去母親之後,便擔任起母職協助父母照顧妹妹泰絲以維持家庭功能的運作,並且於長大成人之後仍將照顧他人視為己職,除了在工作場域無微不至地照顧老闆大大小小的需求,以及將照顧的本質擴大延伸至照顧女性朋友一生一次如夢幻般的婚禮,宣稱自己是一位「完美伴娘」,而這也是27件華麗禮服背後不為人知的心酸,以下筆者將以兩個方面與讀者分享觀後感。



首先,珍對於家庭的付出,以當時處於危機與失落的家庭來說,有其獨特的功能以維繫家庭繼續運作的動力,特別珍處在家庭中長女的位置,以華人文化來說,經常有「長子如父,長女如母」的說辭,彷彿長子或長女在父母親無法發揮親職功能之時,有其義務性需要站上雙親的角色,以工具性勞務的付出(如:煮飯、洗衣、打掃或是賺取家用等),或是情感性的勞務(如:關懷、撫慰、逗他人開心或調節衝突等)來照顧年幼的手足。



除了成為手足的照顧者,子代也有可能角色反轉為自己爸媽的父母親,並且提供上述工具性或是情感性上的照顧,而這即是Boszormenyi-Nagy與Spark所指稱的親職化(parentification)現象,即家中的小孩以家人的需求為優先考量,而犧牲了自己接受照顧、撫慰或引導等等的需求,而這樣的現象約在1970年代開始,由於家族治療的發展,才開始被臨床工作人員所注意到,發現有許多小時候扮演雙親角色的子代,在其成年之後,不論對方需不需要,仍舊繼續扮演著照顧他人的角色,而不論所照顧的人究竟需不需要那些幫助,形成了一種「照顧者症候群」的現象,通常可見的特徵即是與他人難以維持適當的心理距離、不易拒絕他人的要求、對於要滿足自己的需求會有罪惡感,以及即便體認到了在家庭中常處於被剝削的角色,卻很難能跨出家庭的藩籬而走出自己的生活。



臨床上對親職化現象的專注,並不意味著子代在家中協助父母發揮親職功能便是病態的行為,而是當在家中承擔照顧角色的子代,其所負責的任務不適合其身心發展的階段,或是並沒有其他家人可以在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那麼長期下來才有可能對於子代的身心發展有負面的影響。此外,目前既有的相關研究也發現幾個相關因素會左右親職化現象的發生,分別是個人特質、性別、出生排行、父母親身心問題、父母婚姻關係品質、家庭社經水準、家庭型態等等。



回過頭來檢視電影的主角珍,她與其他人之間的人際界限模糊,為人親和,是個百分之百的好人,但對於向別人say no有困難,以及在滿足自身需求時也會有些罪惡感。因此,珍可以在電影開始的橋段來回穿梭兩位友人的婚禮,或是無微不至地關照老闆喬治的各項需求,以及在迷戀喬治的情形之下,仍願意放棄自身的愛情來成全妹妹泰絲的幸福,並且在心理十分掙扎的情況之下,答應為泰絲籌備婚禮等等,都不言而喻地說明了珍自幼照顧他人的特質至其成年之後並沒有改變。筆者進一步也認為珍的所作所為,表面而言是在照顧他人,而這樣的過程或許暗喻了她對於圓滿的追求,她是鑄造圓滿的推手,藉由成全他人宛若便是實踐了自己的幸福,但不勝唏噓的是這並不屬於她自己的幸福。所幸在電影的橋段之中,男主角凱文以拯教者的姿態,不僅直指珍所不願意承認的自己,並且兩個人終能如童話故事中王子與公主般浪漫的完婚,而珍這回便不再是完美的伴娘,而是最美的新娘……。



不知各位讀者對於筆者所描述的現象是否感到熟悉?其實在許多本土性的戲劇中也時常可以看到像珍這樣的角色存在,像是魯冰花中的古茶妹便是很典型的例子,她對於喪偶之父親的體貼與對喪母之弟的疼惜,但又誰照顧到同為失去媽媽的茶妹之需求呢?在西方文化所崇尚的個人主義之下,願意犧牲小我的個體容易被突顯出來,並且會被所身處的社會環境鼓勵應該要多為自己著想。但是在華人講究集體主義,以群體之利益優於考量的文化包袱之下,像古茶妹這樣聽話、順從、付出與隱忍的人,反而是為社會所期許的表現,而這不難由民間或是各級學校所設立的「孝悌楷模獎」一窺我們文化對於孝道的重視。因此,所謂的「照顧者症候群」也許只是某特定文化下的產物,在物換星移之下,於另一個文化中有了不同的風貌與聲音。



27件禮服的秘密之最後的結局有許多綺麗夢幻的色彩在當中,從未為自己著想的公主,終於等到一名會為她著想的王子,但這名拯救者能帶她到何處呢?即便有天涯海角之遠,是否真的就能與過去告別呢?在實務工作中,常見的情形反而是親職化的子代於心理層面被困於家中,而與家人的關係形成糾結綿密的局面,彷彿兩者之間存有情緒臍帶,這條帶子難以被時空的轉換所截斷,而形成了個體與原生家庭共生的局面。



承如前述,親職化或是照顧者症候群並非精神病理的分類之一,但惟有在這樣的情形已有損子代的生活功能(比方說出現了一些心身症狀而影響其在人際、職業或是學業上的表現)時,慢慢地藉由助人工作者的協助,才能揭露親職化子代背後的心酸與辛苦,進而除了能夠引發更多人對於華人文化中既定價值觀的反思與重視,更重要的是帶給親職化的子代另一種不同的視野與選擇-原來,我可以多愛自己一些,而毋需等待別人的肯定、關愛與垂憐

 

【參考書籍】

Boszormenyi-Nagy, I., & Spark, G. M. (1973). <i>Invisible loyalties: Reciprocity in 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therapy</i>. Hagerstown, MD: Harper & Row.

1 則留言:

  1. Dear lady:



    What you have written requested us to love ourselves more and to be more selfish.

    However, learning how to say no in oriental culture is not so easy. And we could feel

    guilty if we ignore other's request( put ours' requirements as the first priority).

    Does it mean we wil have the symptons of 照顧者症候群 should we have the sense of

    guilty like what I mentioned above?



    Best Regards

    Robert Li

    回覆刪除